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福州馆展台。
福州海峡星云智能制造厂生产线。
福州长乐东湖数字小镇。
地铁刷脸通行、预约挂号在家就能看病、点餐过程随时查看每道美食的材料追溯信息、AI教育机器人协助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堂管理、审批登记智能“秒批”……在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福州数字经济新产品遍地开花。
乘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东风,20年来,福州市认真贯彻“数字福建”战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全力推动“数字福州”建设。数据显示,2019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达3900亿元,增速在20%以上。数字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正逐步成为福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积极拥抱数字浪潮
福州市抓住信息化先机,积极拥抱数字浪潮,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加强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从成立“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先后制定3份“数字福州”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到成立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从“一枝独秀”的福州软件园到“百花齐放”的数字经济产业;从最早的办事“跑多趟”到如今“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数字福州”建设蓬勃发展。
作为“数字福州”建设的急先锋,福州市鼓楼区于2001年5月被福建省政府确定为“数字福建”重点项目建设示范区。当时,鼓楼区内基础较好的7个小区成为信息化社区建设试点,试点小区于2001年底基本实现宽带网布线到户,初步构建了社区信息服务网络。由此,“数字鼓楼”、电子政务服务系统——“12345便民呼叫中心”等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围绕“数字福州”建设,福州积极健全信息化建设发展机制,优化信息化建设布局,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不断创造电子政务建设新成果,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和社会生活方式转变。
2023-02-08 11:49
2023-01-06 10:28
2023-01-06 10:27
2023-01-06 09:55
2023-01-06 09:45
2023-01-06 09:36
2023-01-06 09:33
2023-01-06 09:31
2023-01-06 09:29
2023-01-06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