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服务机器人 > 正文

机器人无人经济风口来了?抓住痛点才长久!

2020-05-14 16:19 性质:转载 作者:江苏领拓智能科技 来源:江苏领拓智能科技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抓住痛点的“无人”才长久

早在2017年,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的出现,就让传统零售商感受到危机。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纷纷涌入,一度让无人经济成为众星拱月的风口。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有138家无人零售企业,其中57家获得融资,总融资额超48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几个头部玩家普遍面临巨额亏损。比如,无人超市体验一般。现代超市已经比较自动化,无人超市仅仅用智能设备取代收银员的功能,价格也没有更加便宜,还不如有人超市便捷。无人货架则面临道德风险,依赖顾客自觉付费,结果30%以上的货物被免费取走,损失巨大。无人汽车则离真正开上马路遥遥无期,市场上唱衰的声音络绎不绝。

尽管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让无人经济有了更有利的应用环境,但是资深创投人秦志勇认为,长远来看,无人经济发展关键还是得算一笔账。他说,对生产端而言,“无人”的成本,是否真的比“有人”低?尤其是无人机器后台的运维人员、编程人员、补料人员,是否比前台的传统服务员劳动力成本更低?对消费端而言,消费者是否有更大的动力选择无人机器?如果“无人”的体验,并没有超过有人店铺,产品价格也没有更便宜,那消费者凭什么要选择“无人”呢?

公司负责人说,企业也考察过其他门类,比如无人奶茶是否可行?然而奶茶平均售价约12元,已经很低,无人奶茶机必须把价格压到5元才有商机,这个价格难以收回成本,所以目前奶茶店的无人化并不可行,这并不是技术问题。

机器人炒菜,同样如此。简单的沙拉、牛排或许可以,但中国美食博大精深,机器的精准配比尚做不到满足各种复杂口味。对消费者而言,糖醋里脊、宫保鸡丁等,“无人”和“有人”区别不大,而美食还附加了热气腾腾的社交功能,那消费者又何必非要选择冰冷的机器呢?

在“无人零售”这个品类上,咖啡、茶饮、果汁、煎饼、板栗等,未来可能会诞生各种无人机器,但秦志勇强调,它们的应用是否成熟,更多取决于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商业模式,是否比有人店铺更有优势。

不过,对于“无人车”而言,可能更大的难点确实是技术。疫情期间,无人车只是小场景应用。比如在隔离区的一条走廊里,无人小车自动行驶,自动停靠在房间门口,呼唤里面的人取货。其实这种固定路线的无人小车,多年前在一些现代化工厂、物流仓储中已广泛应用,此次属于适应特殊环境的“升级”运用。

同济大学教授、世界交通运输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潘海啸认为,特定环境下的无人驾驶已经可以得到应用。比如特殊工程车辆,在危险环境中可采用无人驾驶。港口码头,可采用无人驾驶运货,这方面上海洋山港已有尝试,但还未普及。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