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一批新产业克难中迎来新机遇。其中,“无人经济”的场景应用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无人咖啡亭、无人超市。还有无人小车短距离运货,无人机进行高空观察和消毒作业。无须人工,无接触服务,因此特别适合防范和抗击疫情之需。无人经济,风口终于来了?
几年前,无人经济也被津津乐道,但最终因巨额亏损,不了了之。此次疫情,机器人迅速发展,是否会助推这个领域快速推进呢?它又会对就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从一家上海企业的机器人咖啡亭案例入手,试图挑开关于这个产业挑战和前景的幕帘。
市场如何?
2019年7月,机器人咖啡亭被放入长宁区的一家甲级写字楼里试运营。起初,前来看热闹的上班族们发出各种疑问。“真的是咖啡豆现磨吗?”“口味和品牌咖啡店的一样吗?”“打奶泡的品质和人工操作的一样吗?”
目睹了透明仓内的全自动操作过程,又品尝了咖啡的口感之后,疑虑基本消除。机器就这样在写字楼开始了营业之旅。1天能卖出300杯,凌晨2点还有人下单。之后,公司带着这台机器,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进博会。所有参会者都对它十分好奇。
目前,机器出口海外定价39.6万元一台,国内内销定价34.9万/台,加盟的话会便宜一些。有一部分客户仍有疑虑,毕竟比起自动果汁机、椰汁机、迷你欢唱机,近40万元的售价有点贵。不过,也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上海咖啡店的租金成本十分高,加上水电成本、人工成本,一年下来投入不菲。而只需一次性投入的机器人咖啡亭,可24小时营业,每天仅一人花1小时进行维护和补货即可,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成本优势。
2024-12-27 09:47
2024-12-27 09:47
2024-12-27 09:43
2024-12-12 10:02
2024-10-31 09:45
2024-10-28 09:40
2024-04-03 09:54
2023-12-13 09:59
2023-12-13 09:43
2023-11-13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