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船 > 行业资讯 > 正文

测绘地信企业 ,在探索中前行!

2021-01-27 13:04 性质:转载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报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亮点

坚持自主创新,一些技术和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科学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开通,且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自主GIS软件在国际市场份额取得新突破;商业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喜讯频传……”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发达国家,我国测绘地信技术和产业化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产业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绝大部分核心技术自主可靠,尤其是一些企业的核心技术已实现超越。

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开通。该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它的开通及建成,意味着中国的时空信息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的手中。

北斗三号系统

朴东国介绍,上海华测研发的新一代高精度基带芯片实现了对全星座全频点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北斗三号卫星信号。

此外,科研团队还研究了基于北斗高精度导航与自动控制技术跨界融合的无人机、机器人、农机自动驾驶等系统解决方案。研发的“无人测量船”,不仅可以对河床河底开展三维建模,还可以搭载水质仪对江河湖海进行水质、环保监测。“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海华测2019年的研发投入已达1.8亿元,占到销售收入的15%。”朴东国说。

无独有偶。经过长达10年之久的研发,南方测绘打造出了全新的高精度测量机器人。“机器人测角精度能达到0.5秒,可以说代表了全球最高水平。”缪小林自豪地说。

地理信息技术是随着IT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不断创新,与新的IT技术进行融合,地理信息技术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家初创型GIS软件公司,厦门智慧图创始人江复兴深知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该公司自主研发出国内首个在线版GIS软件——地图派,一个打开浏览器就能使用的地理信息软件,方便用户轻松接入在线海量遥感影像。“地图派”在2020年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上荣获创新应用案例奖。

“地图派”在2020年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上荣获创新应用案例奖

《201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报告》和《2020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地理信息产业单位持续获得国家高层次创新奖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9年,甲级测绘地理信息单位共有专利授权26384项,同比增长55.4%,增速是2018年的两倍,是近5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这表明,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含量不断提高。

困境

传统测绘市场趋向饱和,关键技术遭遇“卡脖子”

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内测绘地信技术的进步,本土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竞争力十足,市场份额能达到90%以上,且呈现多家大企业“瓜分”国内市场的态势。一份数据显示,目前在主流测绘设备中,国产全站仪销售数量在国内市场占比达到近90%、国产RTK 销量占比接近95%。

“相较于天宝、莱卡等国际巨头,中国研发的设备比较本土化,更能对接国内用户需求,价格也比国外低很多,因此比较具备竞争力。”朴东国说。虽然小有成绩,但测绘地信企业还需进一步“走出去”,在关键技术、服务、装备、人才等方面有新突破。

调查显示,2020年地信百强企业境外市场营收仅占到6%,虽然比例在加大,但境外市场主要被发达国家占领。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趋于平稳,国内常规测绘装备竞争激烈,市场逐渐饱和。尤其是步入信息化测绘时代,用户的需求不再是单个设备,更需要解决实际生产效率问题,传统测绘装备亟须转型升级,向高端发展,对新型测绘地信装备的研发与市场开拓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国外相比,在高精端装备方面我们还是一种跟进状态,设备综合性能与国外品牌还有一定差距。在多行业交叉的新兴装备方面,我们可能还有一些研发道路要走。”缪小林坦言。

“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科技创新上还存在着差距。当前发达国家在一系列先进、关键技术上对中国进行封锁和限制,也就是‘卡脖子’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技术问题,组织技术攻关就可以达到目标。实质上是我们知识、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存在着差距,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积累不足。”徐冠华院士直指要害。

实则,对于国外一些高精尖测绘地信技术与装备,我国一直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原则。但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了技术创新能力,若单纯引进技术和装备,却缺乏创新能力,只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在科学发展上也只能走别人走过的路,很难实现创新发展。

对此,徐冠华指出:“我们应立足自主创新,逐步解决所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而基础性研究所带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原始性创新,必将对中国地信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产生重大影响,更是解决‘卡脖子’的关键点。”

朴东国也表示:“‘卡脖子’的问题促使企业思考如何实现在基础器件方面的自主可控。企业要集中加大对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集成电路及算法方面的研发投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基础性研究还是新型测绘装备的研发与市场应用,都离不开高精端的专业人才,在这方面,测绘地信企业均面临研发投入大、收效慢,技术要求高、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

而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更新与融合,企业只有坚持创新掌握一些关键核心科技,才能在下一轮产业发展大趋势里把握机会、抢占市场,实现新业态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前行

登上跨界技术融合“大船”,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未来十年,不将传统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的地信企业将活得很艰难。”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张新长如是说,随着近几年各领域入局地理信息产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面对阿里、腾讯、华为、浪潮等企业的跨界进入,测绘地信企业如果没有撒手锏,很难在大数据时代长期存活下来。

业内人士指出,测绘地理信息是一个黏合其他信息、催生新业态新服务的平台,随着“地理信息﹢”的不断深化,几乎各行各业都已经离不开地理信息。当前,以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在快速发展,地信产业应顺应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与新技术领域融合发展,形成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这不仅能激发地理信息产业新的生命力,也能挖掘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空间。

近年来,国家为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包括数字经济发展、新兴基础测绘、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人工智能、5G建设等。这些都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了解到,在智慧农业方面,地信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农田上空,有植保无人机在喷洒农药;田地里,自动驾驶拖拉机精准完成播种、收割等工作……地信技术让农业生产越来越智能高效。据了解,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近2000亿元,可以说,未来,地信企业在开拓智慧农业市场方面大有可为。

搭载自动驾驶设备的拖拉机在新疆石河子覆膜播种

而在自然资源领域,无论是国土空间规划还是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新兴基础测绘,都离不开地信技术的支撑。尤其是当下,我国亟待形成新一代智能高效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手段,测绘地信企业开发相关软件、平台和装备,可谓恰逢其时。

在新型基础测绘市场方面,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纳入“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有超过600个地区在尝试三维模型或实景三维模式,这将产生万亿级市场空间。

当下,基于GIS系统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迎来全面发展期。目前,国家各部门设立的智慧城市试点有749个,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这将大大拉动测绘地信市场。

另据统计,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测绘地信企业可以为其提供自动驾驶方案、智能交通方案、遥感图像处理等技术,在人工智能市场占领一席之地。

专家指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跨界技术融合已不仅仅是地理信息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更是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未来,测绘地信与新技术融合的项目会越来越多,测绘地信行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要想赢得未来市场,测绘地信企业就必须紧扣技术发展趋势,踩准行业发展路径,登上跨界融合这条“大船”,以更加深入的技术融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