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DARPA宣布已向6家公司授出“琵琶鱼”项目合同,将开发水下自主机器人,能够在不具备GPS及水面通信条件的深海遂行任务。近年来,DARPA在水下无人系统、水下态势感知、水下与跨域通信等领域,密集开展多个项目,积极推进美军的水下作战能力建设。
1
水下无人系统
①“琵琶鱼”项目。2018年11月启动,旨在集成陆基与天基机器人、陆地自主操纵、水下传感等技术领域的先进成果,开发先进自主水下机器人系统。2019年11月,DARPA向6家公司授出“琵琶鱼”项目合同推进该项目。
②“魔鬼鱼”项目。DARPA于2019年4月启动该项目,开发新型长航时、长距离、可搭载大型有效载荷的无人潜航器,同时采办与全寿命周期成本显著低于目前可携带相当有效载荷的无人潜航器。
③“节能变速的深度可调潜水浮标”项目。2019年9月,DARPA启动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项目“节能变速的深度可调潜水浮标”,旨在开发并演示潜水浮标或水下滑翔机,其升降速度约1米/秒,最大潜深约1千米,可进行100次以上潜水循环。
2
水下态势感知
①“机动式艇外秘密通信与接近”项目。2016年1月启动的“机动式艇外秘密通信与接近”(MOCCA)项目,旨在开发适于无人潜航器搭载的小型主动声纳,并建立潜艇与无人潜航器的可靠秘密通信链路,以帮助潜艇在不牺牲自身隐身性能的同时探测对手潜艇。
②“持久性水生生物传感器”项目。2018年2月启动,旨在利用海洋生物探测战略水域的有人/无人目标,捕捉并解释海洋生物针对有人/无人目标的响应行为或生物信号。2019年2月,DARPA宣布向五个团队授出项目合同推进该项目。此外,DARPA还资助了海军水下作战中心纽波特分部,将利用水听器阵列和声学矢量传感器,分析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群因躲避反应产生的声信号变化,为近实时探测并分类有人/无人目标提供间接机制。
3
水下与跨域通信
①“机械天线”项目。2016年12月启动,旨在研发一种便携式特低频与甚低频频段发射系统,利用特低频实现水下环境100米简短信息通信能力,实现地下环境600米简短信息通信能力;利用甚低频实现自由空间150千米简短信息通信能力,100千米语音通信能力。2019年4月,斯坦福大学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宣布为该项目开发出新型紧凑型天线,并已进行30米自由空间试验,效果良好。
▲新型紧凑型低频天线原理
②“海洋交战及时信息”项目。2019年6月启动,旨在开发异构海洋通信架构,实现水下通信和潜艇、水下无人系统、水面舰艇、飞机与卫星之间的跨域通信,支持“马赛克战”。
待上述项目技术陆续成熟,结合早期“分布式敏捷反潜系统”“海德拉”“深水导航定位系统”“水下战术网络架构”等项目积累的技术成果,DARPA有望构建水下导航定位授时、态势感知及通信网络,形成以潜艇为主、以无人潜航器及水下机器人等水下系统为辅的水下作战体系,显著提升美军水下作战能力;甚至可能跨域组网,连通水下、水面、空中及太空等领域,为美军提供跨域作战能力。
来源 :DARPA网站/图片来自互联网
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佘晓琼
2025-04-18 10:00
2025-04-16 11:09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3 08:58
2025-04-03 08:58
2025-02-25 11:00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