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12时(美国太平洋时间8月4日晚上9时),哈尔滨工程大学E唯战队参加第22届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战胜美国、加拿大等多国高校战队,再夺冠军!
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由国际无人系统联合会和美国海军装备研究院共同主办,是业界公认的水下机器人领域最高级别赛事,被誉为水下机器人领域的“世界杯”。
哈工程夺冠的消息,瞬间在网络刷屏,连工信部都前来点赞:
网友也纷纷表示祝贺:
此次是哈工程继去年夺冠之后,今年成功卫冕。
出征前,哈工程大学团队委托校友总会面向校友为团队的两台机器人之一命名,通过校友总会微信面向广大校友征名,最终“钟小馗”入选。E 唯战队在本次比赛中携水下机器人“钟小馗”出色完成了比赛要求的 AUV“捉鬼”任务。
2018年8月6日,在美国举办的2018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决赛中,哈尔滨工程大学E唯代表队就曾携水下机器人“敖明二号”夺得冠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代表队也成为继麻省理工大学、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国际顶尖高校后第九个获得冠军的队伍。
此前,该项赛事从1998年举办以来,冠军都被美国和加拿大垄断。
哈尔滨工程大学E唯协会今年是第9次参赛,从2011年参加比赛开始,2012年获得第四名,2013年第五名,2016年第六名,2017年第四名。
水下机器人作为海洋探索与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蛟龙”、“潜龙”、“海斗”、“海翼”等我国自主研发的探海利器,逐渐开始得到应用并为社会公众所熟知。
2011年8月1日,由中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实现5000米级水深的突破,使“五洋捉鳖”的梦想变成现实。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世界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
2016年,“海斗”号在中国首次万米深渊科考航次中最大潜深达10767米,是中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完成科考应用的水下机器人。2017年,“海斗”号重返马里亚纳海沟最大下潜深度达10888米,创造了中国水下机器人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的新记录。
2017年12月,中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这是继7000米级载人潜器蛟龙号之后,中国载人深潜领域新的里程碑。
2018年6月4日,中国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完成南海试验性应用科考返回三亚。82岁的中科院院士汪品先乘坐它下潜至1400米,成为世界下潜科学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2018年12月8日,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在武汉下水。该船船长90.2米,设计排水量4500吨,续航力超12000海里,可在全球无限航区执行下潜作业。
2025-04-18 10:00
2025-04-16 11:09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3 08:58
2025-04-03 08:58
2025-02-25 11:00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