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特种机器人 > 行业资讯 > 正文

博雅工道熊明磊:“水下大疆”是伪需求,希望资本给行业多些时间

2019-08-15 17:21 性质:转载 来源:亿欧网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当人们热衷于探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时,一些资本和企业的目光早已从蓝天转向了海洋。浩瀚的海洋是人类的盲区,但它却是水下机器人的大舞台。...

  当人们热衷于探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时,一些资本和企业的目光早已从蓝天转向了海洋。浩瀚的海洋是人类的盲区,但它却是水下机器人的大舞台。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水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80.65亿元。高盛则预测,202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美元。可以看出,水下机器人只占据其中相当小的一部分,未来具有可观的增长潜力。

  不过,尽管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以及长达3.2万公里的海岸线,为水下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伴随着海底作业日益增长的高需求,背后隐藏着的是技术实力的不完备。

  人人都说的“水下蓝海”究竟何时到来?除了业内人士的肯定之外,资本的进驻也证明其一定是朝阳产业。但博雅工道的创始人熊明磊坦言,水下机器人产业达到理想中的市场规模至少需要20年时间,“国内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太多,希望资本市场能多给水下机器人企业点时间。”

  十余年技术积累,博雅工道深耕水下市场

  博雅工道诞生于北大工学院,依托北大十余年水下装备技术研究实力孵化而出。创始人熊明磊为北京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硕博连读,在校期间曾担任北京大学机器人竞赛代表队队长,还带队获得过国内外多项机器人大赛冠军及一等奖。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熊明磊获得了130万元种子轮融资,博雅工道就此成立。创立至今,博雅工道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已超过1亿元,并于2018年全面实现盈利。目前,企业拥有各类专利及著作权百余项、国际商标20余项,已逐步成为国内海洋智能装备领先企业。

  无人机获得大众关注时,大疆的异军突起让一大批理工男惊叹甚至疑惑:“2012年、2013年我们自己玩无人机还要培训个两三天才能上手,大疆竟然能做到拆开快递就能用,那水下无人机是不是也能做到呢?”

  伴随着大疆的崛起,从2013年开始涌现出一大批水下机器人玩家。早期,由于消费级水下机器人与无人机在一些技术手段及行业整体情况上相似,大量的消费级水下机器人厂商争相做这个行业的“大疆”,但市场并没有按照预期的那样迅速被打开。

  熊明磊向亿欧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2018年初我带家人到海边度假,带了一款我们推出的水下摄影鱼。当我想用它潜水摄影的时候被家人以‘麻烦’为由拒绝了,我就意识到,水下摄影是个‘伪需求’,本来20块钱一个防水手机壳能解决的问题被理工男搞复杂了,于是我下定决定砍掉这条生产线。”

  经过了大量的行业调研和试错后,熊明磊发现,当前水下机器人市场行业级应用的需求远大于消费级,于是,2018年博雅工道重点开拓海洋智能装备行业应用市场。实际上,不止博雅工道一家转变了方向,大批水下机器人厂商在试错后纷纷调整了消费级市场的占比和布局,从不同程度上开始在海洋监测、水下工业设施检修、生态监测与环境保护等领域积极探索。

  深耕海洋智能装备,军工、海事等领域将全面开花

  博雅工道教育科研产品 水下直升机ROBOLAB-AUH

  具体来说,博雅工道进军的海洋智能装备行业包括军工、海洋海事、教育科研等领域。其中,军工主要包括水下巡游、追踪、勘察等应用场景;海洋海事包括工程巡检、水下打捞、水下搜寻、河流治理、水下采集等应用场景;教育科研则涵盖了竞技比赛、科技研究、高校教学等。

  在整个to B市场的拓展上,熊明磊认为其与飞行机器人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商业方向,“与其参考大疆的打法,不如深思第一台挖掘机是如何打入的国内市场,”他说,“以前施工全靠人力去挖、去填,挖掘机实现了降本增效,在海底,水下机器人的角色其实和挖掘机是一样的,安全性也显著提高。”

  近年来,发力海洋智能装备的水下机器人企业不胜枚举,市场展现出一片繁荣,但熊明磊表示,水下机器人的行业壁垒比想象中要高,国内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远,“国家海洋局买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水下机器人,全部都是进口。”这也意味着,国内水下机器人厂商科技实力的提升将会是一场持久战。在博雅工道的整体投入中,研发投入高达60%~70%,熊明磊也表示,为了公司的长期发展,高研发投入“不会被轻易动摇。”

  博雅工道智能仿生鲨鱼深海潜航器ROBO-SHARK

  在技术方面,博雅工道自主研发的无线缆声波通讯技术摒弃了常见的线缆方案,操作更加简单。在水下,传统的WiFi、蓝牙传输方式几乎无法进行传播,该项技术采取仿生的方式,模拟海豚用声波进行通讯、定位、导航等,可实现用户使用配备声波传感器的遥控器,便可对30米以内带有接收装置的水下机器人进行精准控制。

  此外,博雅工道通过重组电池结构、加强流体仿真设计、改变运动方式等途径,显著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续航能力和稳定性,减少了在水下“罢工”救援难度提升的可能。

  另外,博雅工道近70人的研发团队分别在前沿技术和工程技术上重点发力,已提前布局了国内水下机器人重要零部件供应链。熊明磊表示,由于深海装备是发达国家明确限制出口的高端技术产品,国内厂商更应该注重专利和技术研发,为了避免“卡脖子”的事件发生,在未来两年博雅工道的自产率将提升至95%。

  前景广阔但技术不足,资本市场要更加耐心

  资料显示,20世纪中叶,美国利用自主研制的潜水器在西班牙收回了一枚氢弹,从此水下机器人的军事应用价值受到重视;之后,无人遥控潜水器在海洋调查、油田开采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更是让人看到了水下机器人的行业应用价值。

  尽管我国起步较晚,但也积极加入了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应用中。无论从国家还是从市场角度看,水下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再加上国内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熊明磊认为,未来水下机器人产业必定将出现“井喷”的增长格局。

  不过,同样因为技术的限制,我国在赶超发达国家的路上还要走很久。熊明磊说:“我们时常提醒自己,公司当前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公司落后的研发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我们还将长期处于企业发展早期阶段,作为缓慢增长型的重科技企业,十分希望资本市场能多给我们一些时间。”

  另外,熊明磊指出,国内行业配套不足也是制约水下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博雅工道已经在着力提高重要零部件的自产率,但是一些重要设备的供应链还是布局在海外。以3D成像技术、激光扫描为例,“国外要比国内好很多。”

  博雅工道也在积极吸取海外成功经验,丰富业务内容。全球最大的水下机器人运营商Oceaneering日前发布了财报,财报显示,仅以水下机器人租赁的方式,今年一季度, 在ROV利用率53%的情况下实现业务收入8800万美元,净利润140万美元;二季度,ROV使用率提升到62%;营业收入增长到12400万美元,净利润大增至870万美元。

  大型水下机器人动辄几百上千万,这样租赁的方式为企业减少投入,也提升了博雅工道机器人的使用率,熊明磊表示,未来将考虑此种方式增进营收。

  尽管每天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熊明磊表示他的电脑有两份文件绝对不会关闭,“一个是公司产品目录,让我能够清醒地认知公司还缺什么,以便及时布局;另一个就是人员简历,让我知道要完成这些任务,我还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加入。”

  熊明磊坦言,要达到理想中的目标并非一朝一夕,“20年后能实现已经很不错了。”欧美国家沉淀几十年的技术实力十分深厚,国内水下机器人厂商能够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勤奋。他说:“我们相信未来的市场还有很大,也不愿意做一个能果腹就好的传统企业。未来我们仍将在研发上加大投入,脚踏实地地探索海底。”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Tecsys:充分利用您的车队:人工智能如何释放物料搬运的隐藏效率
    车队优化过去旨在保持设备正常运转并最大程度减少停机时间。如今,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仓库识别隐藏的低效环节,并在整个运营过程中支持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从而从车队中获取更大的价值。无论您管理...

    2025-09-04 11:36

  • CEPR权威报告:关税无助重振美国制造业就业
    近日,发表于 VoxEU 的一份由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发布的研究指出,美国所实施的“互惠”关税对制造业就业几乎无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对美国当前强调制造业复兴的贸易政策具有重大警示意...

    2025-09-03 11:08

  • 全球物流品牌领跑全球排名,中国邮政、京东、顺丰入榜!
    Brand Finance 的最新数据显示,随着数字化转型和电子商务继续重塑物流行业,全球物流品牌价值到 2025 年将达到 1680 亿美元。UPS连续11年蝉联最有价值物流品牌榜首。现代格洛维斯将成为 20...

    2025-08-27 11:07

  • 德媒《it-zoom》:人工智能投资回报速度快于预期
    根据 Protivity 的一项全球调查,管理人员的期望通常会得到满足或超出。人工智能的回报比预期更快大多数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对人工智能为公司带来的益处充满热情。咨询公司Protivity最...

    2025-08-27 11:07

  • 核工业机器人在英上岗
    在核能退役与废料管理的高度敏感领域,自动化正加速成为关键解决方案。近日,英国Sellafield核设施成功引入由英国Cyan Tec Systems公司集成、日本FANUC公司提供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全自动处理系统,...

    2025-08-26 10:06

  • Make UK:英国全球创新排名下滑,机器人密度落后
    Make UK 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尽管英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但其全球创新排名却出现下滑,机器人密度仅排名第 24位。报告指出,尽管英国在 2015 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 (GII) 中排名...

    2025-08-26 10:06

  • 《tech4future》:大型行动模型是迈向操作型人工智能第一步
    大型动作模型 (LAM) 代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新前沿,旨在克服当前大型语言模型 (LLM) 的局限性。虽然这些模型擅长生成复杂的文本响应和理解自然语言,但在与动态环境交互和执行具体动作方面...

    2025-08-26 10:06

  • 《sdcexec》:最高效的仓库是你获得最大成功来源
    仓储的当前和未来状态包括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影响、考虑网络安全风险、平衡人力和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以及采用可持续的实践。范德兰德北美仓库解决方案战略参与总监安迪·洛克哈特 (Andy Lockhart...

    2025-08-26 10:06

  • DARPA: 无线能量传输创纪录
    近日,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无线能量传输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其POWER(持久光无线能量中继)项目创造了长距离输电的世界纪录,为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开辟了革命性的可能性。破纪录的...

    2025-08-25 10:28

  • 《techxplore》:人类不断制造与我们形状相似的机器人--这有什么意义呢?
    机器人的形状和尺寸多种多样。顾名思义,它们是能够执行自动任务的机器,可以由人类操作,但有时也可以自主工作——无需人类协助。这些机器大多是为了特定目的而制造的:比如冰球形状的机器人吸尘...

    2025-08-21 11:13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