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参赛队员正在对水中机器人进行视觉定位调试。
无人船公开赛上,两名参赛队员认真做赛前准备。
参赛选手介绍可自由拼接、平衡配重的水下趣味性娱乐机器人。
浙江大学选手在水中演示水下直升机。
体积庞大的水下机器人因推进系统动力强劲,往往会在速度上占很大优势。
比赛间隙,选手一丝不苟地调整水下机器人动力系统。
一艘无人船驶过观察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照。
无人船湖上竞技,机器人水下比拼。7月9日,第二届(中国)无人船公开赛、第三届上海“临港杯”水下智能机器人大赛在临港拉开帷幕。
滴水湖畔,为期4天的第二届(中国)无人船公开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2支参赛队伍,近20艘智能无人船参赛。
此次公开赛以产业应用为主题,围绕海上救援、定向追踪、远洋巡航、地质勘测设置赛事项目,展开自主避障、曲线巡航、目标识别等4个项目的比拼。比赛同时,还设置了高峰论坛、最新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无人船行业的科技性与应用性发展现状。
无人船产业是海洋智能装备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临港在发展一体化无人系统中打造的核心产业链之一。目前,临港海洋园区内聚集了一批无人船产业链企业,包括南风精密、遨拓装备、迈陆海洋、颐信海洋等名企。园区通过产业集聚、协同创新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集群效应,通过跨领域合作实现了海域无人系统、智能装备的高质、高效发展。
另一边的上海海事大学内,则有水下机器人“大展身手”。
这里举行的第三届上海“临港杯”水下智能机器人大赛,分为科普兴趣组、创意设计组和创新应用组3个组别。7月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参与了科普兴趣组比赛。选手和家长一起完成机器人拼装、手机APP控制机器人穿越障碍等任务。
创意设计组和创新应用组的比赛,共24支代表队参与。其中既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生,也有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上海遨拓深水装备等国内技术领先单位的代表。
现场,仿生鱿鱼机器人、智能清扫与检测机器人纷纷入水,在创意设计、功能特点、性能优势和人机操控水平等方面“各显神通”。大家表示,大赛为海洋高科技企业与涉海类科研院所及高校提供了一个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应用及创新发展的交流展示平台。
比赛期间,上海海洋智能装备高峰论坛同期举办。水下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和工程服务行业相关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事业单位代表共聚,交流了国内外水下智能机器人在海洋测绘、水下工程勘察等领域的技术应用。而通过最新研发成果展示,大家了解到行业的前沿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记者 须双双 郑峰)
2024-11-13 11:22
2024-10-30 09:28
2024-07-30 09:38
2024-02-24 09:44
2024-02-07 09:59
2024-02-02 09:42
2022-12-29 18:58
2022-12-07 21:25
2022-11-25 19:21
2022-11-25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