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湖碧波荡漾。 本报记者 石照昌 摄
近段时间,贵阳降雨天气频繁。红枫湖的库区水位是多少?入湖支流水量如何、水质怎么样?过去,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综合业务处工作人员徐超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前往各监测点采集水样进行人工监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够及时。
如今,徐超打开手机上的两湖一库“智慧环保”APP,就能查询到红枫湖、百花湖库区及部分支流的水质、水量情况,做到全天候“随时查、实时看”。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我市不断加强两湖一库监控体系建设。“根据《贵阳市两湖一库流域污染防治及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我们从2016年就开始着手建设红枫湖、百花湖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徐超说,经过紧张建设,红枫湖麻线河、后六河、张官堡,百花湖东门河、宋家冲河、麦西河等6座自动监测站,于去年10月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为了进一步完善“两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去年,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又新建投运红枫湖、百花湖6条主要支流水质自动监测站。
自动监测站如何发挥作用?记者来到位于宋家冲河汇入百花湖入湖口处的宋家冲河水质自动监测站一探究竟。
走进监测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的七八个两米高的监测柜。据介绍,按照水环境自动监测站的常规配置,这些监测柜主要对水温、酸碱度、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氨氮、总磷等参数进行监测。
“目前,宋家冲河监测的水环境指标共有13项。为落实中央提出‘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管理要求,我们针对河湖具体的情况,监测指标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徐超说,除了常规监测指标外,监测站还根据每条河的具体情况,增加了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如宋家冲河增加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监测;麦西河上游有一些废弃的煤矿,河流中的铁、锰含量就被纳入了在线监测范围。
自动监测站每4小时会对水质进行一次监测,且会自动传输监测数据。运行维护的工作人员则每周巡检一次,主要巡检上传数据是否正常、校正仪表、更换试剂等。“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还会定期对自动监测站进行人工比对监测。”市两湖一库管理局综合业务处处长李小京说。
通过建设自动监测系统,我市进一步提升了防范环境风险的能力。一旦监控站区域内的地表水质被污染,各项指标发生非正常的变化,系统将会立即发出预警,相关部门、处室能实时掌握水质情况、预报水质污染事故,启动应急预案,防范、解决突发水污染事故,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水质自动监测只是我们实现水源地信息化动态监管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将以大数据为引领,建立水动力水质预警预报模型和信息平台,综合运用视频智能监控、无人机、无人船、瞭望塔、卫星遥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全面实现两湖一库的信息化动态监管。”李小京说。 本报记者 汤利
2024-11-13 11:22
2024-10-30 09:28
2024-07-30 09:38
2024-02-24 09:44
2024-02-07 09:59
2024-02-02 09:42
2022-12-29 18:58
2022-12-07 21:25
2022-11-25 19:21
2022-11-25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