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也在测试配送机器人,还做了个派送小程式。
6月13日,菜鸟智慧配送机器人小G在杭州铁路运输法院大厅忙着配送文件。(CFP)
6月21日,京东配送机器人在北京市海淀区送货(右图)及用户取货(左图)。(中新社)
大陆「新零售」发展脚步加速,其年均包裹量甚至上看10亿件,看准物流需求缺口大增,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抢进无人配送系统。其中,京东推出的智慧配送机器人已经正式在北京营运。业内人士指出,三大巨头布局智慧物流產业,恐将让原本穿梭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面临新一波的失业潮,对大陆物流业的衝击值得注意。
据统计,2017年全球包裹配送市场高达3000亿美元,麦肯锡更直接预测未来10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将转型为自动配送。观察大陆各家互联网巨头抢进无人配送早有一段时间,近期也陆续开花结果。例如京东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数十个城市,已就自动配送机器人专案展开布局。
京东开启常态化营运
6月18日,京东配送机器人在北京市海淀区开启全球首次全场景的常态化配送营运,20多台的京东配送机器人透过调度平台命令,自动奔向订单配送目的地。
据36氪报导,这些京东配送机器人造型有大有小,最多可同时配备30个取货箱,行驶最高时速15公里。在送货过程中,机器人可透过雷达、感测器进行360度环境监测,自动闪避道路障碍、车辆行人,并识别红绿灯号做出反应以及自动停靠配送点等功能。
送达目的地时,后台系统会将取货资讯发送给用户,让用户可选择人脸识别、输入验证码、点击手机APP连结等3种方式取货。
另一电商巨头的阿里巴巴布局同样积极。在5月举办的阿里菜鸟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与速腾聚创联合发布无人物流车G Plus,载重可达100公斤,预计今年内投入商用,更喊出未来3年,这一类的无人设备将增加到10万台。
阿里腾讯研发不落后
另外,并非主营电商的腾讯也跳进来抢食物流大饼。近期也传出腾讯旗下自动驾驶实验室的机器人团队开发新一款WePost(微派)楼宇送货机器人。其中融合AI、云端计算与应用移动机器人SLAM、感知等技术,可进行智慧移动并对接智慧大楼系统,实时规画并调整最佳行走路径。
业内人士表示,照目前的发展来看,未来无人机、智慧型机器人可逐步代替人工快递,届时将会有一批快递从业人员面临失业,未来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或许会偏向于技术操作这一方向发展。
2022-11-09 10:45
2022-10-24 18:13
2022-10-21 16:35
2022-05-26 15:59
2022-05-26 15:54
2022-04-27 10:30
2022-04-27 10:29
2022-04-06 10:51
2022-01-24 15:27
2022-01-12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