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通证券研究分析,工业机器人已经产业化,服务机器人正处在产业化的黎明。工业机器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现在被广泛运用于汽车、3C等领域,其中90%的工业机器人主体来自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安川电机、库卡),市场格局较为稳定,行业空间可以预见。服务机器人则刚刚起步,尚处于一片蓝海,市场潜力巨大。服务机器人领域虽有一些知名企业,但产品面世时间都较短,很多企业正处在产业化的黎明期,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各种新产品正在逐步问世。随着更多成熟产品逐步被下游厂商和消费者认同,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发展空间可以继续扩大,从产业化分散到集中,预计未来在各自领域内,也会出现可以与四大家族比肩的优秀企业。
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终端,成为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重要载体。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主要为企业生产制造服务,对企业而言,是一项资产的投资,而服务机器人的多种类、多功能,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更为广泛,更加贴近终端消费者,更有可能实现标准化生产,拥有类似于3C产品的消费属性,我们预期在不久的将来,服务机器人有可能会复制实现21世纪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品的快速普及。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201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195元,较上一年增长了6.1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38.2%降到了2013年的35%。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和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智能终端应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普及,未来家庭用户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机器人,取代原先简单重复的手工劳作和家庭服务。
在服务机器人中,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将最先实现放量生产。201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销售额约59.7亿美元,2011-201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CAGR约为11%,其中,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为63.1%;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份额为36.9%,但由于专业服务机器人单价较高,销量小,而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更加贴近消费端,单价较为便宜,销量较大,市场更加广阔,近年来,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售逐年提高。根据IFR预计,2017年服务机器人领域市场规模将接近500亿美元,需求总量将达到3160万台/套,成为当今最具有潜力的增长市场,并且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越专用机器人市场规模。
2024-12-27 09:47
2024-12-27 09:47
2024-12-27 09:43
2024-12-12 10:02
2023-12-13 09:59
2023-12-13 09:43
2023-11-13 16:02
2023-11-13 16:00
2023-11-06 14:07
2023-11-06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