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早期,机器人的使用很多都是“被动服务”,所以直到现在, 机器人的标签除了“新奇、黑科技、高大上……”之外,还摆脱不了“噱头”。但其实,回归产业的本质,机器人的核心属性应该是一种“劳动工具”,背后带来的价值应该是效率的提升、服务的提升以及体验的提升。
那么,如何让机器人的服务不再是“噱头”,更加具有“温度”呢?
从机器人上层来说,感知、营销交互能力必不可少。从机器人底层来说,拥有自主移动的能力也至关重要。
以商场服务机器人来说:
①当顾客进入/离开商场时,机器人主动提供迎客及送客服务,代替商场工作人员进行顾客问题解答,包括位置指引。
②通过智能LED大屏,机器人可向顾客实时展示商场热门促销信息,推送相关营销活动,甚至试用体验,充当商场导购角色。
③当商场客流较低时,机器人可以通过才艺表演和机智幽默的对话增强了顾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④当顾客在排队等位就餐时,机器人还可以推送二维码、引导顾客关注商场信息,为商场、门店获客、吸粉。
2025-04-14 10:54
2025-04-09 11:06
2025-04-08 10:40
2025-04-08 10:40
2025-04-08 10:39
2025-04-07 11:18
2025-04-07 11:15
2025-04-03 13:41
2025-03-31 13:32
2025-03-28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