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货的短腿弱项,也是链科技小编的一大职责。今天小编发现水下焊接电源有些不给力,常让担负水下焊接任务的水下机器人哑火断电,望洋兴叹。毋庸置疑,水下焊接是我国的重要项目,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难以数计的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维权装备。这些海里的设备一旦出现开裂等故障,就需要水下焊接作业,用有工业制造“缝纫机”之称的焊接装备修补。
水下焊接作业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俗话说“水火不容”,由于水下焊接的介质不同,水下焊接难度可想而知。在大量问题中,目前特别突出的是水下电源。电源的作用是生成稳定的电弧,这是焊接实施的基础。可由于焊接区域处于水的强冷状态,电弧易熄灭,这当然严重影响焊接质量。而电弧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电源的电特性及其动态调控能力。目前我国普遍使用陆上通用型弧焊电源,对其进行结构微调而已,这显然不太专业。
说到国货电源的短处,总是离不开国外的垄断。而国外垄断的到底是何种核心技术呢?闹清了这一点,国货的发展方向也就明确了。经查知,国外焊接电源采用了全数字化控制技术,而国货仍是模拟控制技术为主,工艺控制的智能化程度偏低,影响了电源水下焊接稳定性。北欧的海洋开采早,拥有深海水下焊接设备,可在水深一千米以下海域进行焊接,而国货不能,我国开采海洋平台深度比较浅。
说起落后的原因和追赶的难度,有专家认为:并非技术本身的难度,而是另外的原因。一方面,研究水下焊接电源难以发表论文,很多研究者转移了研究方向;另一方面,焊接电源控制方法与实际焊接工艺过程密切相关,研究与操作必须同时具备,也就是说,研究者必须当出色的“焊工”,如此就会遇到“双门槛”,导致研究人员不足。另外,产业化和市场问题也严重制约,一项民用技术的最终发展能力取决于此,没有强大的市场前景,就没有长期稳定的技术发展支撑。这也是诸多国货短板出现并无法快速补齐的根本原因。我国焊接装备产业原有机械部定点的30多个国有厂家,多半已处于破产、倒闭或者关停状态。目前市场上唱主角的均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900多家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没有研发能力。专家建议,应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025-04-18 10:00
2025-04-16 11:09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3 08:58
2025-04-03 08:58
2025-02-25 11:00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