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特种机器人 > 行业资讯 > 正文

徜徉西南印度洋丨寻找海底宝藏,“小黄鱼”帮大忙

2018-03-26 14:08 性质:转载 作者:刘园园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当地时间3月24日晚,完成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首次下潜任务的“潜龙二号”浮出水面。当地时间3月24日晚8点30分左右,西南印度洋海面上夜色...

  当地时间3月24日晚,完成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首次下潜任务的“潜龙二号”浮出水面。

  当地时间3月24日晚8点30分左右,西南印度洋海面上夜色低垂,一条黄色的大鱼闪着红色信号灯浮出水面。在科考队员的遥控操作下,它缓缓向“向阳红10”船游来:“潜龙二号”回来了!

  经过大约30个小时的海底遨游,“潜龙二号”水下自主机器人(AUV)在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顺利完成首次下潜任务,这也是它的第47次下潜。

  hold住洋中脊地形


等待布放入水的“潜龙二号”,萌!

  不下水时,“潜龙二号”静静地停在“向阳红10”科考船的后甲板上。因通身鲜黄,外形酷似一条萌萌的鱼,科考队员们喜欢把它唤作“小黄鱼”或“哎呦喂(AUV)”。

  这次下潜,无论是出水还是入水,“小黄鱼”都悠哉游哉,姿态稳定。不仅在水面上,在地形复杂的深海之底,“小黄鱼”也能应对自如。

  “‘潜龙二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是专门针对复杂海底地形的资源勘查而设计的。”“潜龙二号”装备负责人徐春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本次是由中国大洋协会组织的大洋49航次科考所进行的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查,虽然勘查地点位于地形陡峭的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区域,但“小黄鱼”完全可以hold住。

  在“向阳红10”船上,“小黄鱼”是毫无争议的颜值最高的勘查设备。它的高颜值绝非“花拳绣腿”。

  徐春晖介绍,“潜龙二号”采用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看起来像条扁扁的鱼。这样的外形,使“小黄鱼”在入水时,水下垂直方向阻力较小,活动灵活。而水平方向阻力较大,所以不易摇晃,游动起来比较稳定。

  另外,“小黄鱼”的“鱼鳍”位置安装了4个可旋转舵推进器,舵往不同角度旋转可让“小黄鱼”根据海底环境随时刹车、悬停。“也就是说,‘小黄鱼’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变形。”徐春晖说。

  勘查能力一个顶俩

  当地时间3月24日晚,经过大约30个小时的海底遨游,“潜龙二号”水下自主机器人(AUV)在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顺利完成首次下潜任务。图为布放“潜龙二号”入海。

  作为无人无缆水下机器人,“小黄鱼”不需要任何光缆拖着,便可自主在海底执行任务。

  下水之前,AUV组科考队员提前把勘查任务在计算机上制作成“使命”输入“小黄鱼”。这样它在下水后就以完成“使命”为己任。勘查过程中遇到的小麻烦,“小黄鱼”会自主进行处理,比如紧急避碰。

  徐春晖介绍,“小黄鱼”的嘴部安装了一个前视声呐避碰系统,再辅以高度计等装置,可以对前方复杂的地形环境以图像形式进行感知。另外它还搭载了可以探测海水温度、盐度、浊度、甲烷含量、磁场等指标的传感器,以及一部海底照相机。

  所以,“小黄鱼”同时兼备热液异常探测、高精度微地形地貌探测、高精度近底磁力探测和海底照相功能。跟探测功能相对简单的勘查设备相比,“小黄鱼”可谓一个顶俩。

  对于“小黄鱼”给大洋科考带来的方便,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邓显明感受深刻。

  “无论使用海底摄像拖体还是温盐深剖面仪等,都需要科考船通过一条几千米长的光缆拖着跑。”邓显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设备到达海底后,会有洋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探测轨迹,有时可能与原计划测线偏离几百米之远。而“小黄鱼”基本不存在这类问题。

  另外,由于必须被科考船拖着跑,其他海底勘查设备一般一次下水只能勘查一条测线,而“小黄鱼”每次下水后的勘查都可以覆盖一个面。

  “‘小黄鱼’勘查完毕后,整个区域精细的微地形地貌、海水异常等数据就有了,这对后续的勘查、采样工作非常有帮助,也会大大提升海底勘查的效率。”邓显明介绍,本航段“小黄鱼”预计共下潜7次,海底勘查总面积将达到220平方公里。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内部物流中的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潜能,而非取代人类潜能
    (关于作者: 斯科特·沃克 (Scott Walker) 是Powerfleet的供应链产品管理副总裁。Powerfleet 是一家提供人工智能数据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致力于优化移动资产的性能、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他领导...

    2025-08-05 08:48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
    迈克尔·拉尔森(Michael Larsson)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职业生涯已超过三十年。如今,他担任德马泰克公司总裁,负责德马泰克美洲区和美洲凯傲工业车辆服务公司,并担任德马泰克母公司凯傲...

    2025-08-05 08:48

  • 中国新疆棉花机器人助力机械化达97%
    在全球农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疆棉花生产实现了作业模式的重大更新。近日,机器人与自动化新闻报道指出,中国新疆棉花机械化作业率已超过97%,并通过激光“摘蕾”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精细管...

    2025-07-22 09:18

  • AI+3D扫描:机器视觉技术弥合仓储与制造的差距
    随着AI、3D扫描与机器视觉技术的成熟,仓储物流领域正迎来一次与制造业差距缩小的重要变革。专家指出,物流环境较制造更复杂,但神经网络处理、硬件平台、软件工具的进步正让物流也能拥抱高端视觉...

    2025-07-18 09:11

  • automatica趋势报告:德国员工对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
    德媒近期发布的“automatica趋势指数2025”调查显示,德国员工对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反映制造业对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作用。该报告基于五国5000名从业者的调研成果,为行业提...

    2025-06-10 10:09

  •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开幕 工业车辆企业智能化与绿色化成果亮相
    2025年5月15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2025 CICEE)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展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题,吸引了全球1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参展。工业车辆领域...

    2025-05-15 18:47

  • Automate 2025 (北美自动化展)5 月 12 日在底特律开幕
    创纪录的2024年Automate展会彰显行业的快速增长和创新,A3 赞助的活动创下新纪录,注册人数达 42,895 人,比去年增长 40%。自 2019 年在芝加哥举办以来,Automate 的参与人数增加了一倍多。...

    2025-04-18 10:00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2025年20强自动送货机器人公司
    作者:Mark Allinson早在 2019 年,当我们发布类似的报告时,自动送货机器人就是一种未来主义的奇观——可爱、缓慢移动的箱子沿着人行道缓慢移动,主要在大学校园或试点项目中。快进到2025年,A...

    2025-04-16 11:09

  • KHL :2025 年 Bauma 展会上值得关注的 5 件事
    在 Bauma 展会筹备期间, KHL 集团的记者们与数百家参展商会面并进行了交谈,以了解这场全球最大的建筑设备展会的概况。在今天的租赁简报中,我们将这些对话提炼为租赁和准入市场需要注意的 5...

    2025-04-07 09:59

  • bauma 2025 展出的全新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
    与许多其他移动和工业领域一样,建筑和采矿设备行业正在向更高水平的电气化和自动化迈进。因此,许多技术正在被引入以协助这一转变——其中许多将在 bauma 2025 上展出。bauma 被认为是建筑和...

    2025-04-07 09:59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