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移动机器人行业经历了惊人的成长,从电商物流驱动起步到如今面向全球扩张。国际行业调研机构《Interact Analysis》在其最新报告《中国移动机器人厂商的全球化进程》(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mobile robot vendors)中显示,面对国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利润空间收窄,多大数中国厂商正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试图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高端市场赢得更高利润与品牌影响力。以下是中叉网基于该报告为主干,结合公开资料的综合分析。
过去十年,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在电商、制造业自动化、人工成本上升驱动下,快速扩张。数百家厂商投入 AMR(自主移动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车)及仓储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制造。报告指出,中国国内市场迅速臻于饱和,激烈的价格战与利润压缩迫使许多厂商不得不出海寻求新增长。报告分析了 60 多家中国移动机器人公司的收入指数变化图,发现那些早期拓展国际市场的公司其业绩明显优于仅在国内深耕的同行。
在国内市场方面,中国的移动机器人价格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低之一。有些 AMR 在中国市场的售价仅为欧美同类产品的 25%,这使得毛利率极度被压缩。报告指出,国内厂商频繁以成本价甚至亏本竞标项目,以赢取客户案例和市场规模,从而进一步削薄利润。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增速放缓、内需疲软,加剧厂商出海动力。
国际化对中国厂商既是机遇,也是重重挑战。报告指出它们面临以下几大难题:品牌认知度低、质量与可靠性质疑、售后服务落地难、数据安全顾虑、以及本地人才与管理经验不足。尤其在欧洲与北美市场,客户对质量、认证、安全、支持服务的要求更高,一旦售后响应不及时或系统稳定性不达标,很容易造成信任危机。
为应对这些挑战,报告还总结了中国厂商成功的三条路径:其一,与当地系统集成商建立合作,通过其品牌背书与客户渠道进入市场;其二,在海外设立本地办公室、仓储与服务网点,以实现快速响应与本地化支持;其三,凭借中国供应链与规模效应的成本优势,通过高性价比方案抢占小型至中型项目。在成本敏感型客户当中,这样的竞争策略尤具优势。
报告特别指出,像 极智嘉Geek+ 与海柔( Hai Robotics) 等中国公司是较早将国际化推至成熟阶段的代表。它们通过全球办公室、服务网络、本地化团队逐步建立信任,并在多国市场获得落地项目。报告认为,这些先行者展示了有基础设施支撑和资本雄厚的厂商如何借国际扩张摆脱国内同质化困境。
随着中国厂商国际化加速,本土欧美机器人厂商开始感受到价格战压力。这些中国厂商“以更低成本进入中小型客户项目”,在传统高端品牌之外开辟新的市场区隔。
不过,国际化并不是一条坦途。报告强调,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中国厂商必须在品牌、质量、服务与合规性层面下更大功夫,否则很容易陷入“里程碑客户——交付不过关” 的信誉风险。此外,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关税壁垒、技术与数据安全审查日益严格,这些不确定性也是厂商不能忽视的远期风险。报告还提出,若全球政治或关税政策发生变化,中国厂商在某些市场的竞争优势可能被削弱。
从长远看,这波国际化浪潮可能重塑全球仓库自动化与移动机器人格局。报告预测,中国厂商的大规模进入将使自动化解决方案更加可及,使得中小企业也更能负担起机器人设备;同时也可能压低整体行业价格水平,对欧美厂商造成挤压。这也促使系统集成商在供应链角色上向软件、服务、定制集成方向上转型。
《Interact Analysis》的报告描绘了一幅中国移动机器人厂商从国内红海到全球蓝海的跃迁图景。那些率先走出国门、建立本地服务能力、联合当地渠道资源的企业,已经在盈收与品牌影响力上开始跑出差距。而未来谁能在质量和服务上建立长期信赖,谁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代全球机器人巨头。对于全球自动化行业来说,这轮中国厂商的国际化浪潮无疑是新的风口。
中叉网观察:
从全球产业视角看,中国移动机器人企业的国际化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应对结构性竞争压力的必然结果。这一浪潮的核心并非“低价出海”,而是价值体系的再构建——如何以更智能、更可靠、更服务化的方式重塑全球客户信任。过去十年,中国厂商依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与灵活的制造能力,在技术性能上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但品牌影响力与服务标准化仍是制约其国际突破的关键瓶颈。
未来的竞争焦点,将从产品成本转向系统交付能力与生态协同力。谁能在全球布局中建立“本地响应、全球共享”的服务网络,谁就能真正站稳国际市场。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业车辆巨头合力和杭叉已率先布局全球化机器人战略,前者在德国设立机器人研究机构,后者在美国建立机器人销售与服务中心,标志着传统叉车制造商正积极拥抱智能化转型。可以预见,这些举措将推动中国智能制造从“制造输出”迈向“价值输出”,让“中国智造”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扮演更具引领性的角色。
2025-10-15 11:16
2025-10-14 10:44
2025-10-14 10:43
2025-10-14 10:42
2025-10-13 10:20
2025-10-13 10:20
2025-10-13 10:20
2025-10-13 10:20
2025-10-11 12:37
2025-10-11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