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由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与广东伊雪松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自助接报案笔录机器人正式交付使用。该款机器人应用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先进技术,能够识别粤语及全国多地方言,为全省首创,今后将在顺德全区10个派出所推广使用。笔录机器人在保证接报案工作量的同时,节省警力50%以上,得到了基层民警和报案市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市民正在使用笔录机器人。
可语音识别粤语、顺德话和多地方言
“您好!我是自助接报案笔录机器人,请问需要帮忙吗?”在笔录机器人工作室,需要报案的市民可采取ATM式的自助形式进行报案。机器人内设置了“盗窃类”“抢劫(夺)类”“诈骗类”和“伤害类”等9类内容。
在输入相关身份信息后,可根据机器人的语音指引,采取语音输入或手写、拼音等方式制作笔录,陈述事件经过,然后向报案单位提交。经办案单位审核确认无误后,打印给当事人签名按指印,完成报案流程。
记者对笔录机器人做了亲测体验,整个界面操作比较清晰、明了。而最令人惊喜的是,除了通用的英语、普通话以外,该款机器人还能识别粤语、四川话、东北话、河南话、湖南话等方言。
机器人制造商、广东伊雪松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下称“伊雪松公司”)海外销售主管罗子力表示,这款机器人依托国内人工智能领先企业科大讯飞的技术,具有强大的语音识别功能。“粤语识别率达到90%-95%,顺德方言识别率也达到80%。”
顺德区公安局法制室副主任林凯晓表示,自助接报案笔录机器人通过设定固定提问模板,询问事项具体、全面,逻辑清晰、严密,让执法规范化、流程化。所有程序都是按照法律规定和生活实践设定,所制作的笔录能够保障客观记录受害人反映的真实情况,避免受接报案民警的主观判断产生误差。而且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有效确保整套接报案流程符合法律程序规定。
机器人制作一份笔录只需15分钟
近年来,受基层一线单位警力不足、工作任务重等因素制约,如何有效解决市民群众的接报案工作成为基层公安单位的“痛点”。
“笔录机器人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全面有效提升执法办案效率。”林凯晓表示,自助接报案笔录机器人自今年4月在容桂、大良派出所测试使用以来,成功接案数量达80宗。“每一宗都方便快捷、合法合规,获得了基层民警和市民群众的好评。”
自助接报案笔录机器人的投入使用,还可有效释放警力资源。据悉,使用了自助接报案机器人的基层单位,只需安排两名警力跟进接报案工作,比原来节省了约50%以上的警力。
“机器人制作一份笔录只需15分钟左右,比原来民警制作笔录节省了一两个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林凯晓表示,笔录机器人投放使用,也使基层单位有更多警力投放到辖区治安防范和案件侦破工作中。
笔录机器人。
2024-12-27 09:47
2024-12-27 09:47
2024-12-27 09:43
2024-12-12 10:02
2023-12-13 09:59
2023-12-13 09:43
2023-11-13 16:02
2023-11-13 16:00
2023-11-06 14:07
2023-11-06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