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工业机器人 > 行业动态 > 正文

向工厂进击!工业用机器人大举降临

2016-09-26 06:48 性质:转载 作者:Kang 来源:Stockfeel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工业机器人的工作与应用产业

  工业机器人目前最主要以搬运用的工作为主,在许多自动化生产线里,需要机器人来进行上下料、物料的输送与传递。另外,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运用的则是焊接用的机器人,可以帮助车厂进行精密度、准确率较高的加工过程,目前在加工车间被引进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其他比如零部件的安装、拆卸与修复等装配用机器人、进行喷漆、点胶的喷涂机器人也是工业机器人常见的应用领域。另外,机器人也可见於零件铸造、切割等机械加工,以机械手臂的形式搭配工具机来进行。

  

  全球对於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持续上升,在所有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产业中,以汽车及其零组件加工行业居於各行业之首。无论在美国、欧洲或者亚洲地区,汽车工业在工业制程中运用机器人的比率均高达30%以上,主因是汽车工业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领域,对於工业机器人的需求相对较高。随着技术发展与自动化投资的趋势,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在电子电气工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及塑胶工业及食品工业都有它的踪迹,近期工业机器人更将触角延伸至航太、核能、医药、生化等高科技产业领域,并发展出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更加贴近的服务用机器人。

  人机协同的未来发展

  工业机器人的演进从早期的多机器人工作单元、多机器人协作模式到了现在的人机协同合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已逐渐往轻量化、高荷重、超高速的方向发展。

  在第一阶段中,以“多机器人工作单元的模式”为主,多台机器人在流水线式的生产线上进行同步化的加工,机器人进行单一指令,而步骤与步骤之间的连结则需靠其他机械辅助。第二阶段的“多机器人协作模式”则是多台机器人能够进行协调式的连续生产,取代了夹治具,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但在这两个模式中,因为机器人不具备感测人类的安全技术,仅能被划分在特定区域中工作,必须与工作人员隔离。而在结合传感技术、视觉技术与云端计算的发展以後,就进入了“人机协同”的第三阶段:机器人变得更轻、更灵活,也更具备智慧制造的条件,并跨越了在工厂中人与机器人之间泾渭分明的界线。

  与人并肩工作的“协同型机器人”和从前最大的差异是能与人近距离的协同合作,只要机器人与人碰触,就会自动停止作业。也因配载了更简便的编程与指令方式,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更为得心应手,只要经过快速学习,就能教导机器人操作不同的流程,不需要再培养懂得机器人语言、专门负责操作机器人的技术人才。人机协同的模式不仅能使机器与人类搭配合宜、截长补短,也比传统机器人所需的成本更低,在迈向智慧自动化的进程中,无疑能够成为工厂的一大助力。而紧接着,更进一步的感测功能不断精进,若再搭配机器自我学习能力、触觉、力回馈等技术改良,将会强化机器人的辨识能力与作业效率,未来的应用领域将会更为广泛。


123下一页
相关阅读: 工业机器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