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Figure AI 公司(Figure AI, Inc.)于 2025 年 9 月 16 日宣布已通过其 C 系列融资轮募集超 10 亿美元资金,融资完成后其后估值(postmoney valuation)达到约390 亿美元。此轮融资由 Parkway Venture Capital 领投,参与者包括 NVIDIA(英伟达)、Intel Capital、LG Technology Ventures、Salesforce、TMobile Ventures 与 Qualcomm Ventures 等主要科技与投资机构。
Figure 成立于 2022 年,总部位于美国圣何塞,是一家专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generalpurpose humanoid robots)研发与部署的高科技公司。公司的 AI 平台名为Helix,负责机器人感知、运动控制与环境交互;其制造设施称作BotQ,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批量制造与部署。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以下三方面:一是扩大 BotQ 的产能与实际部署规模,使人形机器人在家庭与商业环境中更广泛地应用;二是建设下一代 GPU 基础设施,以加速模拟训练与真实世界的机器人训练;三是增强数据收集能力,包括收集人类视频数据与多模态传感输入,以提升机器人的感知与行为适应能力。
Figure 的 CEO、创始人 Brett Adcock 表示:“超过十亿美元的融资里程碑至关重要,它将解锁 Helix AI 平台与 BotQ 制造设施迈向规模化商业运营的下一阶段。新旧投资者的持续支持证明市场对未来机器人在实际环境中辅助家庭与商业任务的信心。”至 390 亿,体现出投资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赛道急速放大的预期与信心。
在产品方面,截至目前 Figure 已推出包括 Figure 01 与 Figure 02 在内的原型机器人。Figure 02 拥有集成于躯干的电池、多达 6 个 RGB 摄像头、内置视像与语言模型,并且采用 NVIDIA RTX GPU 模块以增强推理能力。该模型具备与环境自然交互、识别物体、导航障碍与执行复杂物理任务的能力。不过,目前真正部署在家庭或商业场所的机器人数量仍然有限,很多仍处于测试或示范阶段。
行业观察认为,这次融资与估值提升显示出几个趋势:一是资本对“具备真实物理动作与环境交互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兴趣上升,不再只是虚拟 AI 或纯软件类公司获得关注;二是平台与基础设施(制造 BotQ、模拟与训练环境、数据收集)正成为赛道上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客户与市场落地仍是瓶颈,机器人在成本、可靠性、安全性与持续运作能力上的表现将决定公司能否从原型与示范转为规模化生产与商业化应用。
中叉网认为,就中国市场而言,人形机器人在内部物流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包括:一线仓库中货架间的拣选与补货任务;末端打包与封装;自动视检与分拣中对不规则物品的处理;甚至在洁净车间或电子厂房内,从事光线暗区、尘埃敏感区的视觉导航任务。这类机器人若与 AGV/AMR 系统协作,可减少人工作业中常见的腰背、膝盖等重复性伤害,提升夜间与高频班次生产效率。在中国人工成本上升与劳动力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在此类任务中若能成本下降并可靠性稳定,将有望成为物流中心的新常态。
不过,中国市场要实现这一点仍面临几项关键挑战:其一是产品可靠性与耐用性必须适应高温、高湿、多尘等多变环境;其二是安全标准与法规认证尚未完善;其三是本土制造商需在核心组件(如 GPU 模块、多模态传感器、人形机械结构)上取得突破,以降低进口依赖与成本;其四是与现有仓储软件、物流流程与员工配合方面的培训与适配需要投入。
Figure 最新一轮融资与估值的跃升,不仅巩固其在国际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中的领先地位,也为人形机器人能否真正成为家庭与商业环境中常见助手的未来发展走向提供了重要信号。Lire者与投资人都将密切关注其 Helix 平台与 BotQ 制造能否在未来一至两年实现稳定、大规模实际应用。
2025-09-17 10:25
2025-09-17 10:25
2025-09-17 10:25
2025-09-17 10:25
2025-09-17 10:25
2025-09-17 10:25
2025-09-15 10:21
2025-09-15 10:21
2025-09-15 10:21
2025-09-15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