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国务院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指示,各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升级一触即发,工业4.0进程再次提速,工厂自动化装备升级改造如离弦之箭,成燎原之势。
而SICK作为工厂自动化的好搭档,给客户提供优异的视觉产品及多方位的传感器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工厂的各个工位,尤其在金属制造及相关基础产业,我们的视觉产品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高效稳定运行,得到客户们的深度认可。
此次,小西给大家分享金属制造及相关行业的3D视觉应用案例。
应用案例目录 ·
以下是SICK 3D在金属制造及相关行业的应用目录:
👉 原材料剥离前进行视觉定级
👉 钢坯种类形状识别防错
👉 耐火砖尺寸检测
👉 钢材成品全尺寸检测
👉 钢包口定位引导
👉 工程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定位引导
01
原材料从极板剥离前进行视觉定级
应用描述
铜材料在火法提炼后通过电解附着在阳极板上面,然后由自动剥铜机将其从极板剥离。该视觉系统在材料从极板剥离前进行3D检测,统计铜的生产良率,检测极板上铜材料凸点高度大小,凸点>1.5mm属于NG。铜板尺寸为1050mm*1029mm*20mm,使用SICK Ranger3 3D相机灵活搭建的视觉检测系统,只需要一个相机即可在2s内完成检测,有效实现工艺透明化,将电解效果可视化,有助于对前工序工艺量化反馈。
应用难点
👉 空间狭小,视野范围大,节拍较快;
👉 现场环境光线影响,对3D相机成像效果要求高。
应用选型
👉 SICK Ranger3,高速高精度,X像素数高达2560,扫描帧率高达46kHz(ROI模式:128rows);
👉 Ranger3可根据板产品尺寸及复杂工作环境,灵活匹配不同镜头、光源,设计更适合的视野,取更优方案。
应用图示
02
钢坯种类形状识别防错
应用描述
钢坯在入炉淬火等工艺前,需要根据钢坯横截面上顶角处的半径判断是否需要翻转。每一种钢坯的4个顶角处只会有R15±2、R30±5两种尺寸。使用SICK 3D 相机完美解决钢胚入炉料型难以区分的问题,避免混料,而且替代了人工,实现产线全检,并且自动将钢胚尺寸、倒角尺寸上传到数据库中存档。
应用难点
👉 产品种类多,视野范围较大,节拍较快
👉 现场存在高温,高粉尘的情况,对3D相机成像效果要求高
应用选型
👉 SICK TriSpector1060,一体式智能3D相机,出厂预标定,方便易用;
👉 内置定制激光,应对现场合适复杂环境,获得优异图像。
应用图示
2025-04-10 10:37
2025-04-10 10:36
2025-04-09 11:11
2025-04-09 11:08
2025-04-08 10:39
2025-04-07 11:19
2025-04-07 11:18
2025-04-07 11:13
2025-04-07 11:12
2025-04-03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