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齐聚杭州,参加超高能、巨有趣的水下机器人探索营,营地于7月24日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圆满结营。
在6天的营地里,营员们认真学习、高度参与、协作交流,展现了极佳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学习适应能力。
水下机器人探索营,挑战的是动手设计并搭建一个具有视觉摄像头、声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姿态传感器与任务执行器等设备的水下机器人系统。 对于第一次接触的营员们来说,难度大、任务重,那么,他们到底完成得如何呢?跟着思铺君来一探究竟吧! 前沿科技,震撼体验 说到机器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是波士顿动力的spot机器狗?还是在图书馆、游乐场的智能引导员?在水下机器人探索营,营员们体验学习的是应用场景完全不同的水下机器人。 营地前两天,营员们就水下机器人概念展开学习,包括了解机器人学科、水下机器人等基础知识,进行理论奠基。 除了学科导论相关知识,营员们也初步接触了本次营地中大家最重要的伙伴——水下机器人BlueROV2。在老师介绍完这位伙伴及讲解安装要点后,营员就开始分组进行安装。 安装需要注意的点不少,而且机器人需要下水,其后还需进行各种测试,包括气密性、照明灯、电路等,这都考验着营员们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 理论实践,双管齐下 营地后四天,营地难度提升任务倍增。在学习编程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会通过编程操控机器人进行定航、巡航等测试。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3 08:58
2025-04-03 08:58
2025-02-25 11:00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37
2025-02-24 09:44
2025-02-24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