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系统 > 行业资讯 > 正文

加速深度融合,为世界无人驾驶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原科技城无人驾驶院士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

2021-07-14 14:55 性质:转载 作者:河南日报客户端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7月12日下午,中原科技城无人驾驶院士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论坛以“无人驾驶产业化路径及安全解决方案”为主题,邀请业界专家共同...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7月12日下午,中原科技城无人驾驶院士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论坛以“无人驾驶产业化路径及安全解决方案”为主题,邀请业界专家共同展望 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的未来和方向。

据悉,此次论坛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和河南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主办,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等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内生安全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等相关话题做了精彩演讲。

着眼先发优势 加速无人驾驶领先国际步伐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产品持续的迭代升级,以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的颠覆性改变,2020年中国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在汽车产品中的普及率已分别达到22%和50%,市场规模达到2556亿元。那么,智能网联是否会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孙逢春认为,作为新兴产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庞大、结构复杂,价值链长,涉及视觉感知、雷达、高精度导航、车路协同、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等多个细分领域,是众多核心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以电动化为基础,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关键路径。

孙逢春说,跟国际市场相比,中国已经具备了一些优势。“首先是先发优势,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技术制造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而新能源汽车是智能网联汽车或自动驾驶汽车的天然载体,传统汽车以机械为主,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是电控技术,特别适合与智能网联融合。”

此外,自动驾驶还需要人工智能,特别是一些应用场景的算法。孙逢春认为,中国在应用场景算法、人工智能方面也在国际上走在了前面。“1995以来,新能源汽车从示范运营到乘用车、客车、物流车等多领域普及,汽车制造朝向电动化发展是我们的上半场;2021年开始,进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时代,我们需要在全领域发力,特别是在客车产业方面,我们有非常好的条件来加速领先国际的步伐。”

而谈及无人驾驶技术进展与产业化发展路径,文远知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旭深有体会,他表示:“在与宇通等上下游企业的密切合作中获益良多。未来,期望通过上下游的深度融合,构建起由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车组成的城市自动驾驶服务体系。”

当前,在宇通集团与文远知行的共同努力下,中原科技城“全球首个开放道路L4级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国内首条商业化运营自动驾驶公交线路”等项目纷纷落地。其中,郑东新区金融岛自动驾驶一号线是国内首个批量运营的智能网联公交线路,即将投入使用的“中原科技城双一百”项目也将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车队、为当地居民带来更智能、安全和高效的出行服务。

推动深度融合 为世界无人驾驶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当前,伴随汽车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无人驾驶迎来快速发展,技术路线进一步清晰,智能网联技术及产品已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

李克强在演讲中从“发展现状与挑战、技术路线、产业实践及展望”等四个方面解读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生态。他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信息和通信产业三个万亿级产业结合的产物,是单车自动驾驶与网联式汽车融为一体的新产品、新模式、新生态。”

李克强说,坚持智能化与网联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将成为产业重点所在。这不仅仅简单是汽车智能化的问题,而是涉及智能化与新能源汽车结合,与智能交通结合,与智慧城市结合等多个方面。“未来,我们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将会承担将智能汽车、移动出行与社会生活要素融合的工作。通过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将‘智慧移动、智慧工厂、智慧能源、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居民、智慧基础设施’接通融合,为构建世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模式‘中国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他介绍说,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这份路线图提到,5年之后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将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区域实现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将全面建成、产业生态健全完善,整车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将在中国大规模应用。对此目标,李克强充满信心。

关注发展痛点 打造更安全更聪明的智能网联汽车

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加深,在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无人驾驶汽车也将面临远程攻击、恶意控制、隐私保护等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面对这一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认为,如今,汽车越来越成为“轮子上的联网计算机”,其“痛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双重安全属性”带来的安全问题。汽车网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得车载网联终端和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等部件具有了双重安全属性,既要保证功能安全,避免随机性故障和环境影响造成的安全风险,又要保证网络安全,避免因为网络安全问题带来新的安全隐患,避免被人为利用造成的安全风险。“一个系统存在互为依存或复杂关系的因素(变量)称为内生或内源性因素。”邬江兴认为,“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导致‘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问题相互交织情况下,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功能安全,也就没有市场的未来。”

二是网络安全“不可量化设计”带来信任缺失。传统汽车行业的功能安全有着严格的量化标准和评估体系。但是对于智能汽车的网络安全问题却无法度量,车载网络是否安全,至今仍然是一个概念化的表达,无法做到量化设计与验证度量,包括为智能网联汽车增加的附件安全设施本身是否安全也无人能够回答。

如何解决产业发展“痛点”?邬江兴指出,突破“天花板”需要“双管齐下”。

一方面要推动内生安全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将内生安全技术与5G、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国际领先、我国独创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汽车行业在网络化时代提供可量化设计、可验证度量的双重安全技术。

另一方面要各方合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发展,联合标准制定部门和主要生产商,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技术标准制定,将内生安全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机器系统的基本标准,从“骨子里”嵌入安全基因。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