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系统 > 行业资讯 > 正文

拒绝反复开挖!这条高速引入巡检机器人,维修不用再把路面剖开了

2021-03-25 09:42 性质:转载 作者: 深圳商报 来源: 深圳商报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深圳成了一个“大工地”,因为海绵道路和管道维修的关系,很多地方的道路总是挖了又挖……拒绝反复开挖,梅观高速有行动了!经常过往的车主,最新消息关注一下~梅观高速公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深圳成了一个“大工地”,

因为海绵道路和管道维修的关系,

很多地方的道路总是挖了又挖……

拒绝反复开挖,

梅观高速有行动了!

经常过往的车主,

最新消息关注一下~

梅观高速公路上车流不息,两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3月24日,记者探访梅观高速公路清湖南段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了解到,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推进顺利,目前已累计完成1.3公里长的管廊建设,西侧管廊预计将在年内贯通。项目整体计划在2024年4月完工。

深圳南北中轴线上首条双侧管廊

据介绍,梅观高速清湖南段市政工程南起原梅林主线收费站,北至石清大道与清湖立交之间,全长共计7.98公里。项目将原有的双向6车道扩建为主线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6车道共14车道的城市快速路,设置7处互通式立交,新增9座人行天桥,提升对沿线地区的服务能力,方便市民出行。

除拓宽道路外,作为项目最大亮点之一,项目也将在道路两侧修建深圳南北中轴线上第一条双侧管廊,总长共16.36公里。将市政给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各类管线纳入其中,实现了地下管网统一规划、统一敷设、统一管理的目标,使城市地下管线的铺设和运维有序化、合理化和高效化,同时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预留了地下空间,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建设过程中道路反复开挖、财政重复投资的问题。

道路随时维修,却不用挖开,

怎么做到的?

管廊内引入智能巡检机器人

3月24日记者来到项目位于梅观高速大发埔立交附近的施工现场。立交E匝道上车流不息,而在匝道正下方,一段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成型。顺着施工便梯走入地下,眼前的综合管廊看起来更像是一段通车隧道:约9.1米宽,4.4米高,足够容纳两三台汽车并排驶过。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梅观二标项目总工胡威告诉记者,因为梅观高速处于建成区,多处管廊需下穿其他市政道路,为不中断路面交通,在通过路段时管廊建设采用了矩形顶管方式进行施工。利用顶管掘进机成孔,将预制成型的管节从始发工作井顶入,形成连续衬砌结构的管道。预制管节单个最大重量达到71吨。目前项目已完成首段49.4米的顶管施工,总共用时12天,平均每天顶进4米,顶进速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