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机 > 正文

从灾害频发,谈谈中国应急通信保障

2020-08-27 18:07 性质:转载 作者: 陈红良 来源: 移动Labs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图5 山东寿光抗洪救灾(图片来源:大工科技)

图6 木里森林火灾救援(图片来源:中国移动官方微博)

无人机不仅仅可以用于搭载通信基站,提供强有力的应急通信支撑,并且在今年的洪涝救灾过程中大放异彩,成为应急通信保障的又一利器。

据人民邮电报报道,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湖北恩施鹤峰县四个行政村19个基站退服。由于光缆恢复区域山势险峻,需要横跨水面60多米的湾潭河,无法采用传统人力布放光缆的方式恢复,中国移动抢修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后决定采用无人机牵引技术布放光缆,于次日下午恢复全部通信业务。

无人机布放光缆能有效克服地貌及施工作业环境复杂等不利因素,特别适用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和跨河等复杂区域,确保了施工的安全,为5G基站布放光缆工作增加了新思路。

图7 中国移动采用无人机牵引技术布放光缆,布放光缆1300多米(图片来源:人民邮电报)

除了无人机技术,5G技术也正从全方位地在应急通信里发挥重要作用。

5G在应急通信里的应用

在年初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中国移动在3天内完成了武汉“小汤山”医院5G部署,实现2G、4G、5G全覆盖,可满足2万人通话上网需求,有效支撑央视直播和北京301医院远程会诊。中国移动还利用5G移动医疗车+云视讯终端,构成移动化、小型化、一体化会诊系统,让优质医疗资源快速抵达“战疫”一线,助力疫情期间的一线医护人员进行5G床旁会诊。在武汉,5G远程医疗系统让北京的专家跨越1200公里,与武汉“战疫”前线的临床医生实现“面对面”高清救治指导。

图8 中国移动5G医疗车(图片来源:人民邮电报)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