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机 > 正文

从灾害频发,谈谈中国应急通信保障

2020-08-27 18:07 性质:转载 作者: 陈红良 来源: 移动Labs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无人机在应急通信里的应用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后,道路损毁严重导致网络抢通困难,应急通信车无法进入,震中区域的对外通信全部中断,直到147个小时后,7个重灾县对外移动通信才逐渐恢复。此后,高空基站被正式提上研发日程,其主要载体为热气球、氦气艇、无人机等,可升至千米高空,承载大容量的基站。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中,一套由中国移动研发的无人机高空基站在光缆震断、飞石不断的九寨沟景区荷叶寨紧急升空,迅速打通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移动通信信号。这是中国移动首次在地震中尝试用无人机搭载基站进行通信抢险作业,实现了在应急通信车不能到达区域的情况下迅速抢通网络。此后,在 2018年广东“山竹”台风、山东寿光抗洪,2019年木里森林火灾等救援中,不断验证了无人机高空基站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受灾面积大、道路损毁严重的灾害场景下,最为有力的通信保障利器之一。

图3 无人机高空基站在地震中首次应用 助援九寨沟(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图4 广东“山竹”台风救灾(图片来源:大工科技)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