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人机航测与传统测量的比较
传统的测绘专业,给每个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人身上背着仪器,肩膀扛着三脚架,翻山越岭,日晒雨淋,但是随着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航测在测绘领域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性质的变化。无人机航测是无人机根据提前规划的航线,设置的重叠率,调整的相机参数,然后进行等时间或者等距离采集正射影像。无人机航测和传统测量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通过上面表格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测量的地形图精度高,但是对仪器、人员等方面要求较高,同时还受外界因素(天气、温度、地形条件等)影响较大,无人机航测具有快速方便、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同时也存在成图精度略低于人工测量的精度、空中飞行安全性低等缺点。
二、无人机在项目外业中的应用
1、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某个乡镇上,测区山势险峻,地形比较复杂,部分地区高差大约400米,绿色植被覆盖率较高。如果用传统的测绘方式来进行作业,那么不仅测绘的效率低、人工消耗量大,而且成图的精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通过综合比较,故选择无人机航测来代替人工传统测量。本次航测选用的设备如表2-1所示。
表2-1
1)测区的踏勘以及资料收集
本次外业航测,业主方主要提供了以下资料:
1. 测量任务书
2.测区的四等GPS静态控制测量成果
3.要求的测量的范围边界线
2)无人机航线的规划和设计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我们选择在无人机管家软件中规划和设计无人机飞行的航线。如图2-1所示,在翼飞智能无人机管理软件左上角,可以看到一个智航线的选项,点击智航线,就能够根据需要规划和设计航线。
图2-1
点击智航线之后,新建一个工程,并以此安置点项目的名称对这个工程文件进行命名。工程创建完成以后,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需要将已有的测区范围kml 导入到软件自带的谷歌地图上。单击左边导入选项,选中测区范围的kml文件。导入成功之后,如图2-2所示,图中黄线框中的阴影部分就是本次需要航测的移民安置点面积。
如图2-2
由于大多数的测区形状是无规律的多边形,为了方便后期空三加密处理数据,同时也为了获得更高精度的成果资料,因此根据移民安置点的范围选择合理的飞行区域形状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在翼飞智能无人机管理软件中,提供给用户可供选择的飞行区域类型有多边形、矩形、带状等种类。本着为了方便后期成图的原因,一般飞行区域我们都需要规划成矩形或者不带转折的条带。规划好的飞行区域如图2-3所示
图2-3
根据已经布置好的飞行区域范围,然后点击航线生成选项,,点击确认,航线自动生成完成。特别注意,这个时候生成的航线是一个基础航线,航线上的各个参数都会在左边全部显示出来,例如后期成图比例尺、影像航片的分辨率、航线航向重叠度、航线旁向重叠度、无人机的飞行速度、本架次飞行的相对航高、本架次的飞行时间以及测区的平均海拔,如图2-4所示。在这里可以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调节每个架次的飞行参数。例如,最终成果需要提交1:500地形图时,可以根据要求,适当调高航向重叠率和旁向重叠率或者降低飞行高度。这两种方法中,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首先选择降低飞行高度。
2025-03-24 11:12
2025-03-24 10:52
2025-03-20 11:49
2025-03-20 11:49
2025-02-18 11:29
2025-02-17 11:50
2025-02-13 13:49
2025-02-12 10:59
2025-02-10 11:18
2025-02-07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