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机 > 正文

50年前无人机就能空战?美军隐瞒一项试验,F-4竟输给了“火蜂”

2020-06-15 20:13 性质:转载 作者:陶慕剑地球观察 来源:百家号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美军高层强行隐瞒真相,无人战斗机被停滞了半世纪

1971年的“无人机空战”试验,展现了无人机发展为无人战机的广阔前景。为此,美国海军战斗机学院呼吁,将这种改进型无人机发展为空战训练的工具,可以有效提升美国海军飞行员的训练质量。瑞安公司的设计师们也大为振奋,摩拳擦掌准备开发更先进的无人机型号,为进一步发展“无人战斗机”进行更多开发和试验。

但是,美国军方高层却不这么想。瑞安公司和美国海军战斗机学院的报告,反而让他们产生了“恐慌”。

瑞安公司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展望——“未来可操作的遥控飞行器技术,将可以让战斗机飞行员坐在后方的控制台,远程驾驶无人飞机进行战斗。”这种超越时代的想法,让1970年代保守的美国军方望而却步。

美国海军高层,以“使用无人机进行空战训练过于复杂”为由,拒绝了海军飞行员学院的要求,从而也拒绝了瑞安公司设计师们雄心勃勃的后续计划。

瑞安公司设计团队非常失望,他们认为,现在的“火蜂”只是机体太小,无法安装武器。如果他们能够设计出更大更新的无人机,那么就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款真正能进行空战的无人机平台。这种无人战机,不仅可以作为美军飞行员的训练对象,未来还将发展为划时代的新式武器。

在美国军方的操作下,“鬼怪”与“火蜂”的这次空战记录从公开资料中被删除了,这场本应该创造历史的事件却被历史所遗忘。假设一下,如果50年前五角大楼就早早接纳了“无人战斗机”,今天我们所书写的战斗机发展史将截然不同!

历史的一些额外记录也令人玩味,“火蜂”在战场上作为无武装的无人侦察机,却意外获得了“米格机杀手”的称号!

“火蜂”和它的改进型“闪电虫”执行了大约3000多次侦察中国和越南北部的军事任务。由于“火蜂”机体小,而且飞行升限很高(超过18000米),令米格-17、米格-19和米格-21战斗机都很难击落它们。而且18000米的飞行升限超过了米格-17和米格-19的极限,再加上飞行中的“火蜂”可以做出突然的机动动作,因此这两款战斗机在拦截“火蜂”无人机的时候,经常陷入高空失速或燃料耗尽的危险,因此屡屡发生未能击落“火蜂”反而导致自己坠机的事故。为此,北越的米格机出现了不少损失,从而造就了“火蜂”的“米格杀手”称号。

美国军方阻止无人战斗机的出现,害怕的是什么?

尽管“火蜂”和“闪电虫”的侦察任务执行得非常出色,但实战中也被击落过很多架。由于一次意外的情况(可能是D-21高速无人机的失踪),美军的无人机侦察活动在1975年几乎全部终止。此后,美国空中侦察任务全部改为有人飞机,其中主要是U-2侦察机。直到上世纪90年代MQ-1“捕食者”出现后,无人机才重新在战场上活跃起来。

事实上,BQM-34“火蜂”至今仍在服役,只不过瑞安公司已经被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兼并。而且,“火蜂”值得骄傲的空中侦察用途也已经消失,全部都被降级为常规的靶机,作为防空武器和战斗机的打靶目标。

但是,被隐瞒了空战试验记录的“火蜂”,在充当靶机的时候仍然常常给战斗机造成尴尬。“火蜂”原本由地面操作员控制,但新世纪以后开始逐步引入人工智能控制。新改进的“火蜂”靶机,给美军战斗机飞行员以深刻印象,尽管战斗机已经升级为三代和四代,导弹武器也更加先进,但这种无人机仍然保持着“难以取得致命一击”和“长时间才能击落”的口碑。

为什么无人机的应用在美军内部长期被压制,难以升格为“无人战斗机”?这已经成为一个无法被公开的历史谜团,但是答案也并非难以解释。很多美国海空军飞行员从自己的角度,就解释过这个问题,而且答案非常一致——美军一些高级官员本身就是前战斗飞行员,就像任何看到自己工作被机器接管的人一样,他们很难对无人机产生好感。

这种偏见,甚至影响到了美国的影视剧。无人机进行空战的情节,在美国电影里几乎成为一种禁忌,只有2005年的《绝密飞行》曾将无人机空战当作主要内容,但此后类似作品却少而又少。

著名电影《TOPGUN》的续集,原本计划将人类飞行员与无人机的空战作为剧本压轴戏,体现“时代的特点”,但这个剧情最终被砍掉。该片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公开表示:“就我个人而言,我永远不想看一部关于无人机的电影!”

从这个侧面角度,也能够看出一些美军高层乃至于社会舆论对无人战机的“鸵鸟”式看法。

然而,时代的脚步是无法阻挡的。尽管无人战机的历史被推迟了近半个世纪,但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势头已经全面拉开,包括攻击型无人机、“忠诚僚机”乃至于无人战斗机都已经成为现实,或者即将成为现实。(作者:陶慕剑)


123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