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F项目的两款样机
此时,随着航电系统的进步,法国国内关于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研发也出现了新的呼声,那就是强化了航电性能的“四代半”战斗机,和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相比,并不存在性能代差。即使是和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真存在代差,凭借着达索公司的技术储备,也能够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法国自己的第五代战斗机。
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欧洲各国在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来临之际,或是因为互相推诿、或是因为研发成本问题、又或者质疑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时代等原因,最终搁置了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研发计划,欧洲军用航空工业与五代机时代就这么擦肩而过。
借尸还魂——积极探路的“神经元”隐身无人机
虽然法国军方认为强化了航电系统后的“阵风”系列战斗机在面对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时,仍然拥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并不会被后者形成代差优势。但是随着美国隐身战斗机项目的快速推进,法国军方开始感到不安,并开启了AVE Petit Duc计划。
AVE Petit Duc计划
AVE Petit Duc计划的目的是将当时法国航空工业的未来技术储备,集成到无人机上。这样的话,当法国真的需要研制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时,AVE Petit Duc计划能够马上提供经过验证的成熟技术,减少新一代隐身战斗机的研制风险。
AVE Petit Duc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验证能够使用各种空基制导弹药的隐身无人机技术;第二阶段,验证隐身无人机的空域管理技术;第三阶段,将航电系统、武器系统集成到隐身无人机上,使之具备实战能力。
A.E.V-D和A.E.V-C气动外形稍有差异
2000年7月,采用了达索公司诸多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技术,“借尸还魂”的A.E.V-D隐身无人机实现了首飞,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款隐身无人机。A.E.V-D隐身无人机主要用来验证第一阶段的相关技术,在A.E.V-D隐身无人机获得成功后,达索公司马上制造出了第二架原型机——A.E.V-C隐身无人机,用于第二阶段的技术验证。
“神经元”无人机最终成型
在看到法国达索公司的AVE Petit Duc计划具备可行性之后,欧洲各国开始展现出了自己的兴趣。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均表态要加入AVE Petit Duc计划,随后,在2003年,法国斥资3亿欧元,将AVE Petit Duc计划升级为“神经元”无人战斗机技术验证机计划。
自此,法国决定彻底将“神经元”隐身无人机作为自己五代机技术的过渡载体,达索公司将集中精力,全力研制第六代有人驾驶隐身战斗机。届时,“神经元”隐身无人机将和第六代战斗机相互配合,组成法国在未来的隐身作战力量。
“神经元”隐身无人机采用了飞翼布局
受此影响,又有其他国家开始加入“神经元”隐身无人机的研制行列,希望能够再次复制当年“欧洲战斗机”的辉煌。在综合各个合作国的实际需求,“神经元”隐身无人机在气动外形上也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采用了经典的飞翼布局,以增强自己的隐身性能。
“神经元”同样采用了多国合作的模式
“神经元”隐身无人机在2012年12月1日于法国首飞成功,2015年8月于瑞典通过飞行程序测试, 2016年7月与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编队进行了海上测试,证明法国有让该机上舰的打算。而随着“神经元”无人机项目的顺利发展,更多欧洲国家对“神经元”隐身无人机表露出了兴趣。
西风可否东吹——“神经元”的模式是否值得复制?
“神经元”隐身无人机项目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法国军方一开始时对其的期待,截止到目前,“神经元”隐身无人机已经能够和“阵风”系列战斗机组队飞行。根据法国方面的计划,“神经元”隐身无人机的攻击机版本,也将在今年诞生。
与“阵风”组队飞行的“神经元”无人机
既然“神经元”隐身无人机项目能够获得成功,那么“神经元”的项目是否值得中国借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并不需要借鉴“神经元”隐身无人机的研发方式。“神经元”隐身无人机通俗地讲,是法国在五代机研发代价过高的情况下不得已采用的手段。而中国不同,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两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在第七代战斗机概念还没出现的情况下,中国可以直接研制第六代战斗机,六代机和七代机之间,并不存在需要过渡的时间段。
“神经元”模式对欧洲的帮助较大
不过对于欧洲诸国来说,在英国脱欧,欧盟整体团结氛围降低的情况下,类似“神经元”隐身无人机这样的合作方式,对于欧洲整体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来说,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成功模式。
2025-09-03 14:18
2025-09-03 14:18
2025-09-02 22:09
2025-09-02 22:09
2025-08-29 10:19
2025-08-29 10:19
2025-08-28 11:21
2025-08-28 11:21
2025-08-25 13:43
2025-08-25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