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特种机器人 > 行业资讯 > 正文

美媒建议台当局研发无人潜艇 称美军可提供相关经验

2018-09-11 15:08 性质:转载 来源:参考消息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8月31日发布的题为《台湾未来的潜艇应当是无人的》的文章称,台湾当局已经着手研发潜艇,正在寻求研制新一代潜艇,取代已服役...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8月31日发布的题为《台湾未来的潜艇应当是无人的》的文章称,台湾当局已经着手研发潜艇,正在寻求研制新一代潜艇,取代已服役约30年的日益老化的剑龙级潜艇。由于已经延长了使用期限,台湾看到急需一支新的潜艇舰队。由于从国外购买潜艇被证明是不现实的,而且其主要的武器和防务供应商美国缺少较老的柴油动力潜艇,台湾选择了自行设计。

  文章称,台湾主要的造船企业——中国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寻求台湾当局的合同,并且几乎立即在高雄建立了潜艇研发中心。台湾设想在20年内研制8到12艘潜艇,第一艘将于2026年开始服役。文章认为,被称为不对称武器的新一代潜艇将为台湾提供所谓“威慑工具”。

图为台湾海军装备的潜艇

  文章认为,尽管雄心勃勃,但台湾在潜艇研发领域缺乏经验。目前台湾只装备有分别已有30多年和大约70年历史的荷兰潜艇和美国二战遗留潜艇。此外,美国已经有30多年不生产的柴油动力潜艇,从而使台湾面临艰难和严苛的学习过程。因此,台湾船企的声明明确强调了获得外国支持的必要性。成本和时间方面的生产估计可能会超过最初的估计;武器研发的历史比较零散,而且几乎每一个雄心勃勃的研发案例都显示过度超支。时间是台湾必须深入研究的另一个关键条件。由于至少在原则上第一艘潜艇要到2026年才能投入使用,距离台湾部署一艘潜艇还将有十多年。

图为台湾海军装备的美制潜艇

  文章评论称,尽管存在多重障碍,但台湾当局防务部门和业界在无人系统研发和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成功研发了一批无人机。台湾的软件和硬件产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生动地展示了开发新软件和硬件系统所必需的技能。台行政当局、防务部门以及台湾的商业软硬件工业之间建立合资企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些合资企业将拥有必要的技能、专长和知识来着手致力于尖端无人潜航器的研发。过去几年台湾在研发无人系统方面获得了重要经验,从过去项目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一个新的实验性项目奠定基础。与台湾本身在这一领域的成就记录相平行的是,美国国防工业还拥有研发无人技术的丰富经验。

  文章称,虽然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空中力量上,但近年来,美国海军与国防工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无人潜航器项目,并且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虽然美国国防机构及行业伙伴与台湾分享最先进技术的前景依然渺茫,但美国仍是台湾在无人潜艇项目上获得支持的最大希望。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研发无人潜艇比研发载人潜艇更具优势。由于资金问题,无人潜航器舰队的最大优势可能在于战术和战略军事领域。同时,无人潜航器的使用,连同其他无人系统,可以为未来的台湾提供所谓“不对称”的“威慑”机会。文章认为,无人操纵能带来一系列进攻好处。无人潜航器将能够停留在水面上,隐藏起来,但在必要或危机时被激活,由此提高它们的隐形能力并削弱对方的追踪能力。由于没有人力成本负担,无人潜水器可以进行大胆的直接攻击,也可以采用所谓的集群战术。

资料图片:台湾海军的美制基隆级驱逐舰在高雄附近海域演习

  此外,无人操纵的潜航器也在人员方面带来好处。文章认为,由于台军装备潜艇数量和人员有限,损失一艘潜艇将是灾难性的。由于担心潜艇舰队的损失,舆论和载人潜艇的价值有可能迫使台军谨慎使用潜艇。一度可能被视作猎手的新型载人潜艇变成高风险因素。自身成为攻击目标实际上消除了部署它们所带来的所有进攻性好处。有了无人潜航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钢铁、塑料、金属和电子产品的损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发公众的强烈抗议,而且这种情况在不久的将来似乎也不会改变。

  文章称,台军如何为其新的潜艇舰队招募到足够的人手,这个问题也值得关注。随着参军人数的不断减少,全志愿兵役制招致了批评,甚至被贴上了失败的标签。台湾年轻人越来越明显地不愿参军。台湾能否为8艘潜艇招募、训练和组织足够的人员仍是一个紧迫问题。和载人潜航器一样,无人潜航器也需要工作人员,不过人工智能的进步能够适应人员足迹更轻的情况。此外,任何使用无人潜航器的部队都将以岸基为主,而不是藏在台湾海峡海浪下几百米的地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Automate 2025 (北美自动化展)5 月 12 日在底特律开幕
    创纪录的2024年Automate展会彰显行业的快速增长和创新,A3 赞助的活动创下新纪录,注册人数达 42,895 人,比去年增长 40%。自 2019 年在芝加哥举办以来,Automate 的参与人数增加了一倍多。...

    2025-04-18 10:00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2025年20强自动送货机器人公司
    作者:Mark Allinson早在 2019 年,当我们发布类似的报告时,自动送货机器人就是一种未来主义的奇观——可爱、缓慢移动的箱子沿着人行道缓慢移动,主要在大学校园或试点项目中。快进到2025年,A...

    2025-04-16 11:09

  • bauma 2025 展会上展示液压领域的进步
    bauma 2025 将成为建筑和采矿业规模最大的国际展会。超过 3,500 家参展商将在 614,000 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包括室内和室外展示)上展示他们的最新技术、服务和机器。液压公司将在 bauma 202...

    2025-04-07 09:59

  • bauma 2025 展出的全新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
    与许多其他移动和工业领域一样,建筑和采矿设备行业正在向更高水平的电气化和自动化迈进。因此,许多技术正在被引入以协助这一转变——其中许多将在 bauma 2025 上展出。bauma 被认为是建筑和...

    2025-04-07 09:59

  • KHL :2025 年 Bauma 展会上值得关注的 5 件事
    在 Bauma 展会筹备期间, KHL 集团的记者们与数百家参展商会面并进行了交谈,以了解这场全球最大的建筑设备展会的概况。在今天的租赁简报中,我们将这些对话提炼为租赁和准入市场需要注意的 5...

    2025-04-07 09:59

  • IMEC 总裁Dave:构建未来的量子技术供应链
    量子技术可以释放大规模研发新领域的潜力,并最终带来新的商业应用。它将使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进行实验并突破可能性的界限。量子技术包括计算、传感和成像以及通信和网络。但为了让量子经济产生价...

    2025-04-03 08:58

  • 美国自动化协会倡议制定“国家机器人战略”以维护技术领导地位
    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机器人行业正在积极谋求国家战略的引导与支撑。近日,美国自动化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ing Automation,简称A3)向国会递交了一项系统性的...

    2025-04-03 08:58

  • 德国弗劳恩霍夫:中国控制着锂离子电池几乎整个价值链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电池生产研究机构(Fraunhofer FFB)与明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发布了一项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所有权结构和地缘政治依赖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锂离...

    2025-02-25 11:00

  • 2025年叉车行业趋势:智能化与绿色发展并行
    随着全球制造业和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叉车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推动叉车行业迈向全新的时代。在2025年,中国叉车网(www.chinaforklift.c...

    2025-02-25 10:58

  • 人工智能、智能智造和氢能是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聚焦主题
    2月19日,来自世界各地100 多名国际记者齐聚德国汉诺威。六周后,这里将举行 2025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预计将有 4,000 多家参展商,130,000 多人到访。汉诺威德国展览公司管理委员会主...

    2025-02-25 10:37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