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8月31日发布的题为《台湾未来的潜艇应当是无人的》的文章称,台湾当局已经着手研发潜艇,正在寻求研制新一代潜艇,取代已服役约30年的日益老化的剑龙级潜艇。由于已经延长了使用期限,台湾看到急需一支新的潜艇舰队。由于从国外购买潜艇被证明是不现实的,而且其主要的武器和防务供应商美国缺少较老的柴油动力潜艇,台湾选择了自行设计。
文章称,台湾主要的造船企业——中国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寻求台湾当局的合同,并且几乎立即在高雄建立了潜艇研发中心。台湾设想在20年内研制8到12艘潜艇,第一艘将于2026年开始服役。文章认为,被称为不对称武器的新一代潜艇将为台湾提供所谓“威慑工具”。
图为台湾海军装备的潜艇
文章认为,尽管雄心勃勃,但台湾在潜艇研发领域缺乏经验。目前台湾只装备有分别已有30多年和大约70年历史的荷兰潜艇和美国二战遗留潜艇。此外,美国已经有30多年不生产的柴油动力潜艇,从而使台湾面临艰难和严苛的学习过程。因此,台湾船企的声明明确强调了获得外国支持的必要性。成本和时间方面的生产估计可能会超过最初的估计;武器研发的历史比较零散,而且几乎每一个雄心勃勃的研发案例都显示过度超支。时间是台湾必须深入研究的另一个关键条件。由于至少在原则上第一艘潜艇要到2026年才能投入使用,距离台湾部署一艘潜艇还将有十多年。
图为台湾海军装备的美制潜艇
文章评论称,尽管存在多重障碍,但台湾当局防务部门和业界在无人系统研发和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成功研发了一批无人机。台湾的软件和硬件产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生动地展示了开发新软件和硬件系统所必需的技能。台行政当局、防务部门以及台湾的商业软硬件工业之间建立合资企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些合资企业将拥有必要的技能、专长和知识来着手致力于尖端无人潜航器的研发。过去几年台湾在研发无人系统方面获得了重要经验,从过去项目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一个新的实验性项目奠定基础。与台湾本身在这一领域的成就记录相平行的是,美国国防工业还拥有研发无人技术的丰富经验。
文章称,虽然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空中力量上,但近年来,美国海军与国防工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无人潜航器项目,并且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虽然美国国防机构及行业伙伴与台湾分享最先进技术的前景依然渺茫,但美国仍是台湾在无人潜艇项目上获得支持的最大希望。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研发无人潜艇比研发载人潜艇更具优势。由于资金问题,无人潜航器舰队的最大优势可能在于战术和战略军事领域。同时,无人潜航器的使用,连同其他无人系统,可以为未来的台湾提供所谓“不对称”的“威慑”机会。文章认为,无人操纵能带来一系列进攻好处。无人潜航器将能够停留在水面上,隐藏起来,但在必要或危机时被激活,由此提高它们的隐形能力并削弱对方的追踪能力。由于没有人力成本负担,无人潜水器可以进行大胆的直接攻击,也可以采用所谓的集群战术。
资料图片:台湾海军的美制基隆级驱逐舰在高雄附近海域演习
此外,无人操纵的潜航器也在人员方面带来好处。文章认为,由于台军装备潜艇数量和人员有限,损失一艘潜艇将是灾难性的。由于担心潜艇舰队的损失,舆论和载人潜艇的价值有可能迫使台军谨慎使用潜艇。一度可能被视作猎手的新型载人潜艇变成高风险因素。自身成为攻击目标实际上消除了部署它们所带来的所有进攻性好处。有了无人潜航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钢铁、塑料、金属和电子产品的损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发公众的强烈抗议,而且这种情况在不久的将来似乎也不会改变。
文章称,台军如何为其新的潜艇舰队招募到足够的人手,这个问题也值得关注。随着参军人数的不断减少,全志愿兵役制招致了批评,甚至被贴上了失败的标签。台湾年轻人越来越明显地不愿参军。台湾能否为8艘潜艇招募、训练和组织足够的人员仍是一个紧迫问题。和载人潜航器一样,无人潜航器也需要工作人员,不过人工智能的进步能够适应人员足迹更轻的情况。此外,任何使用无人潜航器的部队都将以岸基为主,而不是藏在台湾海峡海浪下几百米的地方。
2025-04-18 10:00
2025-04-16 11:09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7 09:59
2025-04-03 08:58
2025-04-03 08:58
2025-02-25 11:00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