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特种机器人 > 行业资讯 > 正文

行业资讯 | 水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2018-03-23 14:45 性质:转载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水下机器人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往往源于迫切的产业需求。目前,我国鲍鱼、海参、扇贝、海螺、海胆等底播增殖型海洋牧场的采捕生产,依靠的是人工潜...

  水下机器人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往往源于迫切的产业需求。目前,我国鲍鱼、海参、扇贝、海螺、海胆等底播增殖型海洋牧场的采捕生产,依靠的是人工潜水和传统工具,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生产效率低、采捕成本高等突出问题,给海洋牧场的工业化造成巨大障碍。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有望逐步改变目前的落后现状,同时将有效保护海底生态环境,惠及生态监控、海底环境调查、海底资源评估等领域,促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

  水下机器人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缆水下机器人,习惯称为遥控潜水器(RemoteOperatedVehicle,简称ROV);另一类是无缆水下机器人,习惯称为自治潜水器(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简称AUV)。此外,按使用的目的分,有水下调查机器人(观测、测量、试验材料和收集等)和水下作业机器人(水下焊接、拧管子、水下建筑、水下切割等作业);按活动场所分,有海底机器人和水中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显示,国外从20年代开始现代潜水器研制,一直到60年代,主要是向深度挑战。1934年,美国潜水器潜入914m深度。1960年,人类终于下潜到海洋最深处10913m,即太平洋马里来纳海沟。60年代,以美国“阿尔文”号探潜器为代表的第二代潜水器得到发展。这类潜水器带有动力,还配置了水下电视、机械手等,不仅可以观察,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作业和海洋资源调查等任务。“阿尔文”号以铅酸电池作为动力,下潜深度为3658m。1961年,美国首先在潜水艇“脱里埃斯特”号装上机械手臂,1963年,美国开始执行深海发展计划。

  我国从70年代开始较大规模地开展潜水器研制工作,20多年来,先后研制成功以援潜救生为主的7103艇(有缆有人)、I型救生钟(有缆有人)、QSZ单人常压潜水器(有缆有人)、8A4水下机器人ROV(有缆无人)和军民两用的HR-01ROV,RECONIVROV及CR-01A6000m水下机器人AUV(无人无缆)等,使我国潜水器研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I型救生钟是我国第一代潜水钟,主要实施海上援潜救生,它以湿救为主,兼顾干救,下潜深度130m,一次可救助艇员6-8人。在良好海况下,失事艇座沉海底倾角不大时,也可以与失事艇救生平台对口干救。

  80年代中,我国开始研制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典型代表是QSZ单人常压潜水器。80年代末,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组织二所二校联合攻关,研制8A4水下机器人,其目标是研制一台以军用援潜救生为主兼顾海洋油气开发,具有局部智能的无人缆控作业型水下机器人--ROV。它有三个显著的技术特征;总体性能好于当时国内正在研制的各种缆控潜水器,技术层次上区别于“863”无缆水下机器人;吸取引进的AMETEK2006ROV先进技术,按作业要求,改进其不足之处;以援潜救生为主,逐步实现抢险救生作业智能化,8A4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为600m,设有中继站,巡航半径为150m,配有五功能锚定手和六功能作业手,并配有六种作业工具支持。8A4水下机器人1993年通过海试。

  同时期,我国ROV另一典型代表是RECON IV水下机器人,它是沈阳自动化所引进美国PERRY公司的关键技术研制成功的,在南海石油平台作业中投入商业应用,并拟在海军各救捞大队配备使用。上海交通大学和加拿大ISE公司通过政府合作方式,联合研制成功Hysub 10 及Hysub 40 ROV。RECON-IV-300-SIA 水下机器人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七五”期间从美国PERRY公司引进RECON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仿而成的,水下工作时机动性和活动半径较大,其国产化率达90%以上。

  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显示,进入90年代,我国深潜器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典型代表是“探索者”号1000m无人缆控潜水器和“CR-01A”6000m无人无缆遥控潜水器AUV,1994年10月“探索者”号在西沙群岛近海域成功地下潜到水下1000米深处,成为我国到达深海的先驱者,专家一致认为“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整机功能、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90年代最先进的同类型水下机器人水平。“CR-01A”借助了俄罗斯的有关技术力量,其设计深度为6000m,1995年10月,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成功地下潜到5300m,拍摄到海底锰结核矿分布情况,获得了清晰的海底录像、照片和声纳浅剖图,收集到大量珍贵数据。它的试验成功,使我国能够对海沟以外的占世界海洋面积的97%的大洋海底进行精确、高效、全覆盖地观察、测量、储存和进行实时传输,并能精确绘制深海矿区的二维、三维海底地形地貌图,还建立了以资源库、环境库和文件库组成的“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数据库”,推动了我国海洋技术的发展,并使我国在无人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领域里一步跨越了20年,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法、俄、日等国之后,能研制6000m深潜器的国家之一,为今后大洋锰结核矿探测和大规模开采,创造了先决条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