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特种机器人 > 企业动态 > 正文

面向真实农田的机器人: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推出AI农事原型机

2025-11-13 11:10 性质:原创 作者:Mulan 来源:AGV网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加速迈向“数据驱动农业”的进程中,如何把人工智能落在田间地头,成为高校与产业共同的命题。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近日披露,该校工程学院团队研制出一台用于农事作...

在加速迈向“数据驱动农业”的进程中,如何把人工智能落在田间地头,成为高校与产业共同的命题。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近日披露,该校工程学院团队研制出一台用于农事作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原型机,目标是以低门槛的自主系统提升播种、巡检与收获等环节的效率与一致性。这一消息最早由加拿大CTV新闻报道,随后得到校方新闻平台“UM Today”的转述与补充。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创立于1877年,是加拿大草原省份的重要研究型大学。校方介绍,这一原型机由工程学院的Robot Autonomy Lab学生共同参与研发,项目负责人为工程学院助理教授Dr. Jay Wang。团队以“工程+AI”的结合为抓手,围绕田间复杂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任务决策等核心能力开展验证,强调系统能在真实地块而非理想化场景下稳定运行。

就研发思路而言,团队选择从“可用性”切入:在有限成本与算力条件下,优先保证机器人对作物行间的自主通行、关键目标识别与工况自适应,从而覆盖巡田、数据采集与辅助收获等高频、重复且依赖经验的工作。Dr. Jay Wang在接受校方转述的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更愿意开发能在真实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技术”,这也是项目早期将原型机直接投向试验地的原因。

从系统构成看,校方披露的关键信息包括:该机器人为“原型平台”,核心任务是以传感器和AI算法完成田间自主任务执行与数据采集;研发由学生团队参与,侧重在真实农田中反复调参与迭代,以验证鲁棒性与可维护性。尽管官方未公布更多硬件细节,但其定位清晰:通过一个可拓展的底盘与感知—决策—执行的软件栈,形成“教学—科研—应用”的连通平台,为后续专用机型(如除草、病虫监测或定点施药)提供算法与数据基础。

此次项目也体现了高校在农业数字化上的协同路径:一方面,工程学科为机器人系统提供建模、控制与嵌入式实现;另一方面,通过与农学院及当地生产者的联合试验,把作物类型、地表条件与季节性差异纳入训练与评估框架,减少“实验室—田间”的落差。对于草原省份以小麦、油菜为代表的大宗作物带而言,可持续的巡检与收获辅助工具,将直接关系到投入产出比与人力供给缺口的弥合。上述判断与校方转载信息所呈现的研发方向相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原型机目前仍处于“可用性与鲁棒性”验证阶段,后续关键在三点:其一,传感与导航在不同作物行距、泥泞与高反差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其二,算法在跨季、跨地块的可迁移性与维护成本;其三,围绕数据采集—标注—再训练的闭环效率能否支撑规模化部署。总体而言,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以“真实场景优先”的工程路线,为AI农业机器人提供了可操作的落地范式,展示了高校实验室如何在短周期内向产业端输出可验证的技术资产。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