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仓储库存管理对实时性与精度的要求不断提升,无人机在高架货架环境中的自动盘点能力正逐渐从实验概念走向商业化。来自美行业媒体报道,多家无人机初创公司已获得风险资本注资,用以推动其“空中盘点”(aerial inventory counting)技术的规模化落地。
报道显示,美国无人机初创公司Ware曾宣布获得约25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以加速其无人机在仓储环境中的 AI 辅助扫描与平台服务发展。同时,另一家俯仰室内无人机方案公司Gather AI则获得约340 万美元的种子轮支持,用于其网络化无人机在仓库环境中的部署与算法优化。此外,瑞士(Switzerland)Verity也在其 B 轮融资中再次获得约1100 万美元注资,以扩展其库存无人机产品线与市场覆盖。
Ware 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专注于将传感器和 AI 算法载入无人机,使其能够飞越仓库货架、拍摄条码、采集图像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其无人机可在单次续航期间扫描 100 至 150 个托盘,昼夜通用,并与其云平台结合完成数据分析与报告呈现。Gather AI 则源自卡内基梅隆大学,其无人机系统舍弃 GPS 定位机制,而是通过在仓库内部铺设的 3D 条码标识来实现导航与定位。Gather AI 联合创始人Sankalp Arora曾表示:“库存监控并非小事,要么靠传感器密集部署,要么依靠人力。我们的无人机系统则可显著降低人工压力。”Verity 的产品主打在室内环境中自主飞行扫描与图像识别,其客户涵盖零售商、第三方物流商和制造业厂商,且在多个国家已有部署。
这些无人机初创公司的技术路线普遍包含:自主导航与避障、高清成像与条码识别、飞行路径规划、自动充电/换电站机制、与仓库管理系统(WMS)或 ERP 的接口对接。无人机盘点的优势在于其速度远高于人工:在高架货架环境中,无人机能够连续扫描、覆盖密集货物条码点,其效率可达人工的 6 至 10 倍。
不过,报道也指出,此类无人机盘点要进入大规模应用仍面临不小挑战。首先是环境难题:仓库复杂布局、遮挡物、动态障碍(如人员、叉车移动)等会干扰无人机飞行和拍摄。其次是安全性:在室内飞行若发生故障或撞击将带来设备与人员风险。再者,是与现有系统(WMS/ERP)集成的难度,以及如何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从行业视角来看,这几笔融资体现出资本对无人机盘点领域的信心,也反映出物流自动化正在从地面向三维空间扩张。当技术、可靠性、成本与生态集成齐头并进,无人机盘点或将成为大仓库、高架货架环境中标准化的库存管理方式。
总之,Ware、Gather AI、Verity 等无人机初创公司凭借其在室内盘点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商业模式创新,已成功吸引多轮融资支持。当这些 “空中扫描” 技术逐步克服落地障碍并被主流仓储用户接受时,它们或将为整个仓储自动化升级带来远比地面机器人更具颠覆性的路径。
在发现解决库存管理困难的共同抱负后,伊恩·史密斯和乔·莫斯特于 2019 年共同创立了 Ware。他们首先在不同的仓库挨家挨户地验证这些挑战。
越来越明显的是,仓库只是容忍低效率——事实上,很明显,为了跟上步伐,这些设施无法承受同样的方式。
现在,仅仅三年后,Ware已经成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交叉点的领先的企业级供应链数字化平台构建技术。
Ware与Barrett Distribution和Tellworks Logistics等领先的物流公司合作,通过在工作流程中实施自动化来帮助组织更有效地运营。
我们的目标是简化库存。通过自动化和软件技术,所有人都可以访问。
这是通过无人机捕获数据来实现的。通过 Ware Cloud 发送的可靠库存报告。允许客户快速查看和解决问题。简而言之,我们彻底改变了仓库的工作方式。
我们的使命得到了主要投资者的资助,例如彭博测试版,并与开拓性公司合作,例如天迪奥。
您会发现我们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总部,以及我们遍布美国的团队。
2025-10-22 09:07
2025-10-22 09:07
2025-10-21 09:57
2025-10-21 09:57
2025-10-21 09:57
2025-10-21 09:57
2025-10-21 09:57
2025-10-21 09:57
2025-10-21 09:57
2025-10-20 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