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特种机器人 > 行业资讯 > 正文

美国科学家研发小型棉花采摘机器人

2024-02-26 08:38 性质:原创 作者:南山 来源:AGV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工程学教授 侯赛因·加拉卡尼 (Hussein Gharakhani)和一台机器人棉花收割机原型。棉花是美国种植的最有价值的作物之一,每年的收成价值约为 70 亿美元。从弗吉尼亚州到加...

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工程学教授 侯赛因·加拉卡尼 (Hussein Gharakhani)和一台机器人棉花收割机原型。

棉花是美国种植的最有价值的作物之一,每年的收成价值约为 70 亿美元。从弗吉尼亚州到加利福尼亚州的 17 个州都有棉花种植,几乎所有类型的服装、医疗用品和家居用品(如室内装饰)都使用棉花。

棉花生长在一个被称为棉铃的坚硬纤维壳内。种植后约 100 天,棉铃成熟并裂开,露出里面数以千计的蓬松白色纤维。每个棉铃内有 20 到 40 粒种子,种子上附有纤维,因此棉花的果实被称为籽棉。

在一些主要的棉花生产国,人工采摘棉花仍然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工人必须弯腰才能够到棉铃,手可能会被棉株上坚硬、干燥的部分弄伤。要采摘籽棉,他们必须抓住并扭转棉花,使其与棉铃分离,而不留下纤维。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美国棉农从手工劳动转向使用大型重型收割机。现在,该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有望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Gharakhani说:“我是一名工程师,拥有近 20 年的农业机械研究经验。我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农业机器人和自动化。在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与农业与生物工程系和农业自主研究所的负责人亚历克斯-托马森(Alex Thomasson)合作,开发了一种机器人棉花收割机,它能在采摘棉花时减少对产品和棉花生长土壤的损害。”

为什么要使用机器人?

棉农出于经济、环境和农业方面的原因,希望有更好的收获方式。传统的机械收割机长达 14 英尺,重达 30 多吨。它们能在不损伤棉株的情况下有效地采摘棉花,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纤维暴露时间过长。棉花的棉铃并不是同时成熟的;田间第一个开放的棉铃可能要等长达 50 天才能采摘,直到周围更多的棉铃成熟。

另一个挑战是收割机在碾压时会压实土壤。这使得水和肥料更难渗透到植物根部。这些机器每台造价约 100 万美元,但每年只能使用两到三个月。

机器人技术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农民已经将其用于水果和蔬菜等其他作物。收割机器人使用摄像头和传感器来检测作物何时可以采摘,并能在不损坏植物的情况下将其摘下。

对于棉花来说,机器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采摘准备收获的棉铃。它能在棉铃开放时立即采摘籽棉,而不会让其暴露在风雨中,从而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棉纤维。机器人以籽棉为目标,避免接触植株的其他部分。

有了机器人采摘,棉农就不需要在采摘前使用脱叶剂去除植株上的叶子,而这是目前普遍的做法。小巧灵活的机器人在土壤上移动时不会压缩土壤,因此有助于保持土壤健康。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巨石神话:人工智能并非单一事物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像 Chat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它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包含相互关联的技术、工具和功能,可在各个领域应用多种多样。将人工智能视为单一事物可能会掩盖能力、安全性和政策设计...

    2025-10-15 11:16

  • 人工智能上车之后:智能叉车的系统化变革之路
    叉车,作为现代内部物流体系中最核心的搬运装备,承担着原材料、在制品与成品在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高效转运任务。随着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的深度融合,叉车的角色正从单一的作业工具,转变为数字化工...

    2025-10-14 10:44

  • 身价 15 亿美元的工程师:Meta 的最新聘用表明 AI 人才竞争已变得多么昂贵
    扎克伯格对精英研究人员的不懈追求正在重新绘制科技的力量平衡,Thinking Machines 的 Andrew Tulloch 成为加入 Meta 人工智能运动的最新精英工程师。Meta 积极进取,在人工智能领域又迎来...

    2025-10-14 10:43

  • 影响力创新:可能塑造我们未来的以色列初创企业
    近日,NoCamels 最近重点介绍了具有改变世界的潜力的 以色列医疗技术和绿色技术。但还有其他一些同样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它们的业务范围不在上述两类,但却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同样巨大的潜在影响。...

    2025-10-14 10:42

  • 迈向全球舞台:中国移动机器人厂商加速国际化浪潮
    近年来,中国移动机器人行业经历了惊人的成长,从电商物流驱动起步到如今面向全球扩张。国际行业调研机构《Interact Analysis》在其最新报告《中国移动机器人厂商的全球化进程》(The globalizat...

    2025-10-13 10:20

  •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的10项新兴技术
    刚刚发布:世界经济论坛关于未来三到五年可能产生影响的十大最重要的新技术的报告。与往年一样,世界经济论坛将于2025年发布一份关于十大重要新兴技术的报告:《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该报告...

    2025-10-13 10:20

  • IFR:全球工厂机器人需求十年内翻一番
    德国法兰克福,2025年9月25日——《世界机器人2025》工业机器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安装机器人数量将达到54.2万台,是十年前的两倍多。年安装量连续第四年超过50万台。2024年,亚洲占新增...

    2025-10-13 10:20

  • 为什么逆向物流是配送优化的下一个前沿?
    波动的关税和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政策正在挤压本已微薄的零售利润。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快捷便捷服务的期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零售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既要控制成本,又要确保顾客忠诚度...

    2025-10-13 10:20

  • 德铁信可CEO David L. Buss:自动货运如何改变物流?
    除了全球供应链持续存在的问题外,美国物流行业还面临着卡车司机持续短缺和运输成本上涨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燃油成本以及公司为吸引司机而提供的更高工资和福利。随着消费需求...

    2025-10-11 12:37

  • Z世代的工作正在消失:人工智能自动化如何重塑劳动力?
    (Z世代(Generation Z)通常指1997—2012年出生的人群(中文语境常与“00后”近似)。他们是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平台的“原住民”,信息获取更碎片化、图像化,偏好短视频与高互动社区。价值观上更...

    2025-10-11 12:37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