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议目的
本次宣讲会将宣布赛事正式启动,介绍赛事的相关信息,举办专家主题报告,激发参赛热情,解答参赛相关问题。
2
会议时间和地点
3
建议参会人员
“达闼杯”《机器人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挑战赛》对来自全球学术界、工业界和研究机构的团队开放,包括:
- 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有专长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 专门从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初创企业和公司
- 独立的机器人开发者和业余爱好者
4
会议议程
时间 | 内容 | 主讲人 |
2:00-2:10 | 主持人开场 | 董震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青年副研究员 |
2:10-2:15 | 主办单位致辞 | 彭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
2:15-2:25 | 承办单位致辞 | 王斌达闼机器人副总裁 |
2:25-2:45 | 大模型驱动下的机器人智能应用技术和实践 | 梁小丹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 |
2:45-3:05 | 机器人具身交互感知与操作技术 | 郭迪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
3:05-3:25 | 智谱ChatGLM:认知大模型及应用初探 | 仇瑜北京智谱AI科技情报事业部CTO |
3:25-3:45 | 大模型在无人系统指控与推理的应用 | 崔金强鹏城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
3:45-4:15 | 达闼RobotGPT应用和赛事平台技术介绍 | 乔华敏达闼机器人应用开发技术专家 |
4:15-4:30 | 参赛相关Q&A |
5
赛事报名方法
6
赛事参考文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2023中国软件大会“达闼杯”《机器人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挑战赛》官网。
7
嘉宾介绍
彭鑫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工委主任,《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联合主编(Co-Editor),《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Autom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学报》等期刊编委。2016年获得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智能化开发、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泛在计算软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等。研究工作多次获得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年度最佳论文奖、ICSM最佳论文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IEEE TCSE杰出论文奖等奖项。担任2022年与2023年CCF中国软件大会(ChinaSoft)组织委员会主席与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ICSE、FSE、ASE、ISSTA、ICSME、SANER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带领复旦大学CodeWisdom研究团队开展软件智能化开发与运维以及软件供应链治理平台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多家大型企业进行了实践应用。
王斌
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计算机软件硕士,MBA。研究领域包括:云端机器人操作系统、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深度强化学习、Sim2real、机器人应用开发和生态建设,拥有多项云端机器人技术的专利和著作权。曾任中国CERNET IPv6骨干网建设专家组副组长,中关村软件外包协会副理事长,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关村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联盟创始成员常务理事,主持参与北京奥运城市动态交通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董震
海德堡大学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青年副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致力于模糊测试、GUI测试、程序分析的研究,先后参与完成多个国际联合项目,包括卡巴斯基公司、新加坡电信公司、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等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合作项目,在软件工程会议ICSE、FSE、ASE、ISSTA等国际会议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并获得ICSE'20 杰出论文、AsiaCCS’21 最佳论文(1/370)等多个奖项。同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以及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并获得ASE’22杰出评审、TOSEM杰出评审,TOSEM制品杰出评审等称号。
梁小丹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人-网-物智能集成实验室联合主任。她曾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项目科学家,专注于可解释和认知智能及其在大规模视觉识别、跨模态分析和理解以及数字人类分析方面的应用。她在该领域最负盛名的期刊(如TPAMI)和会议(如CVPR/ICCV/ECCV/Neurips)上发表了100多篇前沿论文,谷歌引用20000多次。她担任ICCV 2019、WACV 2020、Neurips 2021-2023、ICLR 2024、CVPR 2020的地区主席,以及CVPR 2021的教程主席(组织委员会)和CVPR 2023的监察员委员会。她还担任《神经网络学报》的副主编。她曾获ACM中国(中国仅2篇)和CCF最佳博士论文奖、阿里巴巴DAMO学院青年研究员(中国35岁以下Top10)和ACL 2019最佳演示论文提名。她被《福布斯》(中国)评为30位30岁以下青年创新者之一。她是IEEE高级会员。
郭迪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在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及会议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担任机器人能领域知名会议ICRA、IROS Associate Editor。曾获IEEE仪器与测量协会2017 Andy Chi最佳论文奖,IROS国际机器人“操作与抓取”比赛“自主操作” 任务冠军。
仇瑜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情报事业部CTO,人工智能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包括自然语言处理、科技情报挖掘、大模型等。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申请专利30余项,授权专利8项,发表10余篇人工智能领域核心论文,参与国际标准2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北京市科委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构建了财税、水利、电力等领域知识图谱,在多个场景实现了基于知识图谱的语义关联分析应用;研发了科技情报分析系统知因,服务于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工程院等50余家机构。
崔金强
鹏城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西北工业大学学士、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从事具身智能、无GPS环境自主导航、多智能系统协同等方面研究工作。在无人系统领域具备丰富的研发经验,数次在国内外无人机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包括国际微小型无人机比赛冠军、中国空军“无人争锋”挑战赛等。担任Unmanned Systems期刊编委委员,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机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
乔华敏
达闼机器人应用开发技术专家,北京交通大学MBA,现任北京交通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具身智能、大模型、机器人应用能力开发、机器人应用开发套件RDK工具等。在通信、互联网、在线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等领域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有丰富的产品、项目及培训经验。通过了AACTP、NPDP、PMP、ACP、P2等相关认证。
达闼科技(CloudMinds),是一家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
达闼科技由前美国UT斯达康公司CTO、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先生(Bill Huang)于2015年3月创立,专注于云端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致力于实现运营商级别的大型融合智能机器学习和运营平台、安全高速网络,以及服务机器人和其他智能设备。达闼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台湾、香港、美国硅谷和日本东京设有研发和分支机构。
目前,达闼科技正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机器人运营服务,推出了使用云端智能的迎宾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智能零售机器人,虚拟智能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 此外,达闼科技还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技术性和前瞻性的移动内联网云服务MCS(Mobile-intranet Cloud Service)架构,为企业客户提供云、网、端一体化的云端智能终端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安全而智能的IT/执法/政务,云端智能服务(如AI物体检测)等工作。
2025-01-24 10:35
2025-01-24 10:28
2025-01-22 11:49
2025-01-20 10:35
2025-01-16 20:45
2025-01-16 10:36
2025-01-15 11:06
2025-01-13 21:22
2025-01-12 17:07
2025-01-11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