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工厂和仓库自动化水平提升,机器人、无人叉车、穿梭车、堆垛机、机械臂、分拣机等智能设备不断增加,成百上千台、多种类型设备规模化集群作业成为常态。要保证整个群体协作的效率,并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就需要让整个系统能够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自身策略。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最近出版的《人民日报》,聚焦旷视科技服务无锡服装企业梦燕的创新故事,折射出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加速融合,并向各行业不断深入的趋势。
当服装仓库拥有“智慧大脑”
无锡梦燕制衣有限公司是最早尝到甜头的用户之一。在旷视科技人工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河图”的精心调度下,企业仓库每日出货量可达 6 万至 8 万件,并能支持目前 5 倍的出货量;仓库空间利用率提升了 3 倍,拣选人员每天要走的步数也从 5 万步降到了 2 万步,效率提升显著。
据旷视科技资深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徐庆才介绍,旷视科技推出“河图”系统的同时,也自研了包括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无人叉车、人工智能堆垛机等多款智慧物流硬件,并基于一系列人工智能算法,将各类设备与物流、生产业务快速集成,使物流和供应链拥有“人机协同与智能物联”的新能力。
“我们将不同类型的智能物流设备集合在一起统一调度,当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徐庆才说,在物流系统中,只有把业务系统、调度系统、仿真系统和运营系统做到一起,随着业务变化,系统能自适应调度算法,才能实现系统整体效率最优。
在这套智慧物流产品和解决方案中,“河图”处于中间层,具有“大脑”功能。下层是各类智能设备,上层则是结合具体场景的业务系统。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多类型设备的集成和协同调度问题,还实现了物流环节和生产环节多层次控制系统的打通。
据介绍,在“河图 1.0 版”中,通过“同构仿真”功能,把物理世界有关物流系统的客观条件、环境和需求,映射到数字模拟环境中,做到“所见即所得”,作为最终真实物流系统落地过程中的参照物。“河图 2.0 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具备了“自适应策略”能力,即通过自动学习、适应和调整,来适应业务场景的变化。
目前,旷视科技累计帮助国内医药、鞋服、食品冷链、智能制造等行业的近百家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旷视科技还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联合产学研的力量,共同推动智能生态的发展。
AI 价值跃迁: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
不仅限于供应链物联网领域,旷视正在围绕“AI+IoT”的战略方向稳步推进,不断强化 AI 核心技术实力,并持续投入 AIoT 核心产品体系建设,围绕消费、城市、供应链三大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取得了实际成果。
在消费物联网领域,旷视服务全球开发者及企业用户,为其提供数十种 AI 能力。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还与多家头部智能手机厂商等消费电子领域客户开展合作,累计为数亿台智能手机提供设备安全和计算摄影解决方案。
在城市物联网领域,旷视推出了人工智能摄像头,并不断强化硬件能力以配合尖端计算机视觉算法。截至目前,已累计打造四大品类、数十款硬件产品。同时,基于覆盖云边端的算法、软件、硬件能力,其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正应用于百余座国内城市、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例如,旷视向华东某县级市提供了“万象”城市管理视频智能分析识别系统,帮助该市的部分重点区域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和视频巡查,能够针对店外经营、机动车乱停放、暴露垃圾、违规户外广告、渣土车未密闭运输、私搭乱建、公用设施损坏等 15 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实时识别报警,并推送至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办理平台进行审核立案和案件派遣。此外,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利用“万象”平台对城区内重点街区的违停车辆、店外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相比人工巡检,“万象”可实现重点区域和部位的 7*24 小时不间断管控,视频案件上报数由 20 件/天,增至 100 余件/天,准确率达 85% 以上,有效提升城市市容秩序。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是未来 10 年重要的创新机遇。人工智能是核心技术能力,物联网是产业落地场景。两者的融合,就是要将人工智能能力注入物联网的场景,实现实体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实体产业的转型升级。”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印奇表示,旷视经历了 AI 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价值跃迁过程。现在越来越专注于探索人工智能在哪些行业能够真正实现落地。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得越深,创造的价值就越大。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在深度学习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旷视向客户提供包括先进算法、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及内嵌人工智能功能的物联网设备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并在多个行业取得领先地位。2017年和2019年,旷视跻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的两项「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中。
旷视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研发深度学习框架的公司之一。旷视自研的深度学习框架Brain++作为统一的底层架构,为算法训练及模型改进过程提供重要支持。Brain++帮助旷视构建了一条不断自我改进、不断更加自动化的算法生产线,实现以更少的人力和更短的时间开发出各种新算法,并能够针对不同垂直领域的碎片化需求定制丰富且不断增长的算法组合。以Brain++作为基础设施,旷视开发了可部署于云端、移动端及边缘端计算平台的先进深度神经网络。
旷视是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的先行者,通过提供多种高效的全栈式解决方案为不同垂直领域的客户赋能。旷视的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为手机提供人脸识别解锁与计算摄影功能,持续改善个人设备的用户体验,为移动应用融入身份验证功能,加强产品与服务的安全性。旷视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使各种城市场景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智能部署及管理,通过视觉数据的高效与精确分析,加强公共安全与便利,优化交通管理并改善城市资源规划。旷视的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数字化升级工厂、仓库及零售店,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
旷视总部位于北京,拥有 2,000 多名员工,并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都设有研发中心。旷视的典型客户包括金融科技公司、银行、智能手机公司、第三方系统集成商、物业管理者、学校、物流公司及制造商等。
2025-04-24 10:42
2025-04-24 10:41
2025-04-23 10:30
2025-04-23 10:28
2025-04-22 13:11
2025-04-22 13:10
2025-04-21 11:22
2025-04-21 11:21
2025-04-21 11:20
2025-04-21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