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卡智舶自主研发“TITAN无人驾驶割草船”,摆脱低效的人工作业模式,自主完成水草收割,助力水域生态养护。
▲欧卡智舶TITAN无人驾驶割草船
以“草”治“藻”,净化水域
当前城市建设中,水域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人工水域还是自然湖泊,常常面临着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泛滥、水体浑浊等问题,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生态管理。在诸多方案中,有一种方案效果显著——大面积种植沉水植物。
这是时下水生态综合整治项目的主流解决方案,水草种植覆盖面积多在60%-80%之间。这种有意种植的养护水草其根系可以起到接近生物膜的作用,一方面能够防止氮、磷等元素的积累导致的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另一方面能够絮凝悬浮物,净化水体,提升透明度,以维持水环境生态系统的长效稳固。
在水环境生态养护的过程中,尽管这一类种植水草的好处较多,但仍需要日常进行收割、打捞以及菌剂喷洒作业,以对其生长态势进行控制,防止过度生长而引发水生态失衡。
▲水域水草需要定期打捞收割
目前,水草养护的任务基本由人工完成,一般采用人工搭配普通船只的作业模式,对水面下30-50公分的水草进行定期修剪打捞,频率约一至两周一次,以防止水草长出水面,阻碍阳光正常照射水面,避免水草腐烂导致水质恶化。
▲传统人工收割水草
智能割草船——“TITAN”,水草养护员
▲全新一代欧卡TITAN智能无人驾驶割草船
欧卡智舶针对生态湖泊治理需求推出“无人驾驶割草船”——TITAN。该船只为中型智能无人船,具备水草收割、水质监测、水面清漂等功能,专为种植沉水植物水域维护场景设计研发,基于欧卡智舶水上无人驾驶数据集,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自主避障、智能路径规划、自动返航等功能。
整船采用铝合金材质打造,抗腐蚀能力强、机械强度高,可以承受较大载荷。船只搭载水草收割模块、双螺旋桨推进系统、环境感知模块、数据传输系统等,整体续航时间可以达到八小时,足够完成一般水草收割任务。
▲欧卡无人驾驶割草船
TITAN 割草船具备智能避障功能,采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相融合的感知技术,自主研发路径规划算法,能够针对无人驾驶清洁船航行过程中遇到的静止和移动障碍,进行提前感知,自动修改航行路径,确保航行安全。
目前,根据实地验证,欧卡无人驾驶割草船可以收割绝大多数用于生态维护的沉水植物。割刀位置在水面下40cm左右,既可以控制水草在发挥最佳作用的长度,又能够防止水草过长影响其他生物生长。
▲无人驾驶割草船割刀模块
工作流程
智能化、无人化水草收割作业
任务预设。使用人员根据使用场景评估,选择船只运行轨迹以及运行模式,通过Pad端完成任务预设并下达指令。此外,也可通过遥控器进行现场实时控制。
收割水草。TITAN割草船根据预设指令执行任务,遍历任务区域,完成水草的修剪,然后通过传送带运送到后方垃圾收集仓进行存储。
自动返航。TITAN割草船会实时监测垃圾舱容量情况,当满载时或者进入低电量状态后,会启动自动返航程序,主动回返到充电岸基处。
垃圾提取。垃圾收集仓采用抽出式设计,仅需1名工作人员即可取出垃圾仓,完成水草清理。
实际案例
武汉沙湖——水草收割维护
转自:湖北经视
项目背景:
武汉沙湖作为武汉市区内环线唯一的湖泊,因城市化发展迅速,周围的城市垃圾及生活污水影响,湖泊生态受损严重。为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武昌市政集团采用了种植沉水植物的方式,以调节水环境生态,解决水体质量差、生态环节不稳定的问题,但水生植物需定期维护,过度生长反而会造成危害,但人工维护效果较差且成本高,因此引进欧卡智舶TITAN智能割草船。
项目成果:
治理效果更优。区域内水草的长度稳定维持在水面下40cm左右,既不会影响湖面景观,也处于水草发挥治理作用的最佳长度。
更大治理面积。TITAN智能割草船可完成10万平米管辖任务,远超传统平板船的5万平米。
降低成本。采用TITAN智能割草船后,年需成本降幅约45%。
- END -
2025-03-07 17:38
2024-12-26 08:57
2024-11-21 08:51
2024-10-31 09:44
2024-09-18 10:07
2024-08-30 11:55
2024-08-20 09:10
2024-08-16 10:43
2024-08-14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