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特种机器人 > 行业资讯 > 正文

晨枫:中国海军添“新兵”了?但只想保持低调

2021-02-01 08:48 性质:转载 作者:观察者网 来源:观察者网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1月5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宣布,渔民在南苏拉维西的萨拉亚岛海域捞起三个中国潜航器。这里就在龙目海峡的出入口,巽他海峡也只有1000公里。1000公里当然不是短距离...

1月5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宣布,渔民在南苏拉维西的萨拉亚岛海域捞起三个中国潜航器。这里就在龙目海峡的出入口,巽他海峡也只有1000公里。1000公里当然不是短距离,但对于长航时潜航器来说,也不是多么了不起的距离。

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是南海进出印度洋的三大通道。据2016年数据,世界贸易的20%都要经过南海,价值约34000亿美元(美国CSIS数据,也有数据指出为30%、54000亿美元)。对于中国来说,39.5%的进出口都要通过南海,价值14700亿美元。在这样敏感的地方发现中国潜航器,自然引起一阵轰动。

南海是世界贸易的交通要道(图源/CSIS)

南海对中国(红色)尤其重要(图源/CSIS)

发现中国潜航器的位置接近龙目海峡(Lombok Strait)(图源/CSIS)

潜航器不大,约2.25米长,翼展0.5米。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字样。值得指出的是,这不是通常的潜航器,而是水下滑翔器。也就是说,在通常的鱼雷外形基础上,还有一对较长的“机翼”。

潜艇是靠压载改变浮力而在水中控制沉浮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浮力降低,潜艇就下沉;压载水舱用压缩空气排水,浮力增加,潜艇就上浮。在定常深度潜航时,处于零浮力状态,既不上浮,也不下潜。前进则完全依靠动力推力。换句话说,发动机停了,潜艇也就停了。在某种程度上,潜艇好比水中的动力气球。

印度尼西亚渔民在龙目海峡附近打捞到中国的潜航器,移交给了军方(图源/推特@ MediaSelayar)

印尼海军参谋长马格诺在介绍被渔民发现的中国滑翔潜航器,上有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标记,靠近龙目海峡(图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典型水下滑翔器的构造(资料图)

典型水下滑翔器的运作示意(资料图)

改变浮力有很多技术路线。左为电动活塞法,右为热循环法(资料图)

但水下滑翔器装上“机翼”后,潜航机制完全改变了。在静止状态下,水下滑翔器具有负浮力,或者说有自然下沉倾向,这是“机翼”提供“升力”,在减速下沉的同时,滑翔前行。在水深很大的大洋,随着下潜的深度增加,海水密度增加,滑翔的距离还更长。水下也有各种上升洋流,遇到还可以借一把力。

当然,遇到下降洋流的时候,也逃不掉迅速掉深度。水下滑翔器和潜艇一样有压载水舱,在一定的时刻,用活塞、油囊把海水排出压载水舱而上浮后,重新开始下降中滑翔的过程,周而复始。

内外油囊之间介质油输送最简单的是电动活塞法。即用电动介质油泵在内外囊袋之间来回抽运介质油:介质油压入外囊袋(往后输送介质油)时,增加排水体积和浮力,开始上升;介质油抽回内囊袋(往前输送介质油)时,减少总排水体积和浮力,开始下降。

另一种是热循环法。在内外囊袋外,还有储油囊、海水热交换器和压缩空气舱(头部的圆球)。介质油从外囊袋(后)抽入内囊袋(中)时,排水体积和浮力减小,开始下降。随着下潜深度增加,海水温度降低,海水热交换器里的蜡状物质开始固化和收缩,吸入部份内囊袋里的介质油。

到了要上升时,压缩空气把储油囊里的介质油通过旁通管路赶入外囊袋,增加排水体积和浮力。随着深度降低,海水温度增高,蜡状物质融化膨胀,把吸入海水热交换器的介质油再赶回储油囊。热循环法比较复杂,要有一整套管路和阀系,但利用了海水自然温差的能量,自身能量消耗更低,可以水下滑翔的距离更长,理论上可以比电动活塞法增加一倍。

与常规潜艇需要动力推进相比,水中滑翔使得潜航器可以大大延长潜航时间,同样的能源可以支撑大得多的潜航航程。几百公斤的水下滑翔器动辄可以达到几十天的潜航时间和几千公里的潜航距离,能量效率非常规潜艇可比。

2019年11月17日《中国海洋报》报导,沈阳自动化所的海鲸2000重约200公斤,南海创造了连续潜航37天、航程2011公里的记录,最大潜深1500米,最大速度超过1米/秒,最大持续航速2节。

海鲸2000在南海试航(图源/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官网)

航向可以用常规的舵面控制,包括飞机上常见的三翼面,或者V形尾,也可以用潜艇上常见的十字舵,或者X形舵。还可以用移动配重导致横滚来转向,就像飞机转向一样,这样阻力损失更低。

水下滑翔是60年代开始研究的,或许是受到U-2侦察机的影响。U-2被誉为动力滑翔机,是因为这确实也是按照动力滑翔机运作的。在起飞和爬升到指定高度后,发动机关闭,依靠滑翔飞行一段时间,只有在高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再重新启动发动机,在加速中爬升,直至重新关闭发动机、开始滑翔。U-2轻小的机体和不大的载油量达到惊人的航程(至少11280公里!),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动力滑翔。

对于水下滑翔器而言,这样周而复始的上浮、下沉很有利于调查不同深度的海洋水文情况,包括水深、流速、流向、环境噪声、温度、盐度、浊度、叶绿素、溶解氧等。水深、流速、流向、环境噪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温度和盐度有利于勘测水中的温度跃变层,跃变层对声纳好像屏障一样,潜艇躲在另一层就很难被探测到,是各国潜艇活动重要的水文资料;浊度对空中反潜很重要,目视或者可见光搜索依然对浅海潜艇是重要的搜索手段;叶绿素和溶解氧是用于估测海洋生物环境的,这对避免缠绕和吸附也是非常有用的数据,每一次上浮也可以是数据上传、卫星导航定位和接受指令的时候,水下的导航则有三轴陀螺、压力计、磁罗盘等。

水下滑翔的缺点与滑翔机相同:速度较慢,也不宜用于太浅的浅海。但用于水文调查,这不是问题;用于低成本远程侦察,这些缺点也是可以接受的。由于用重力推进,水下滑翔器在航行中实际上是无噪声的,隐身能力比最安静的潜艇还要好。而且压载水舱相对较小,不需要压缩空气排水,上浮时的噪声很低,除了低微的水流声,基本上没有其他噪声,延续的时间也较短。

没有公开资料表明中国的水下滑翔器的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知2016年时中国渔民在南海捞上美国施放的水下滑翔器,中国还进行过抗议。不管是不是受到美国设计的启示,现在中国的水下滑翔器已经进入实用了,首先在南海发现并不奇怪。

南海对历史上的中国曾是天高皇帝远一般的遥远存在。抗战胜利后,林遵到南海兜一圈,插几面旗,蒋介石在地图上画了九段线,就算是宣示主权了。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不仅在南海认真经营,还要把南海打造成堡垒海域,这里将成为中国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发射阵地,也是反击美国通过南海军事干预台海问题的主要阵地,更是前出牵制美国在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的出发阵地。

不管是潜艇出动,还是反潜战,南海的水文资料都是重中之重。在马六甲、巽他、龙目三个海峡里,马六甲海峡最繁忙,但也最浅,南段(面向南海)只有30多米深。巽他海峡也不深,大约100多米。龙目海峡最深,可达1400米,因此也最适合中国潜艇出入。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这几个水下滑翔器只是冰山一角。

上一页12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 内部物流中的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潜能,而非取代人类潜能
    (关于作者: 斯科特·沃克 (Scott Walker) 是Powerfleet的供应链产品管理副总裁。Powerfleet 是一家提供人工智能数据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致力于优化移动资产的性能、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他领导...

    2025-08-05 08:48

  • 《Dcvelocity》面对面采访:Dematic 总裁 Michael Larsson
    迈克尔·拉尔森(Michael Larsson)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职业生涯已超过三十年。如今,他担任德马泰克公司总裁,负责德马泰克美洲区和美洲凯傲工业车辆服务公司,并担任德马泰克母公司凯傲...

    2025-08-05 08:48

  • 中国新疆棉花机器人助力机械化达97%
    在全球农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疆棉花生产实现了作业模式的重大更新。近日,机器人与自动化新闻报道指出,中国新疆棉花机械化作业率已超过97%,并通过激光“摘蕾”机器人实现智能化精细管...

    2025-07-22 09:18

  • AI+3D扫描:机器视觉技术弥合仓储与制造的差距
    随着AI、3D扫描与机器视觉技术的成熟,仓储物流领域正迎来一次与制造业差距缩小的重要变革。专家指出,物流环境较制造更复杂,但神经网络处理、硬件平台、软件工具的进步正让物流也能拥抱高端视觉...

    2025-07-18 09:11

  • automatica趋势报告:德国员工对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
    德媒近期发布的“automatica趋势指数2025”调查显示,德国员工对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接受程度显著提升,反映制造业对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作用。该报告基于五国5000名从业者的调研成果,为行业提...

    2025-06-10 10:09

  •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开幕 工业车辆企业智能化与绿色化成果亮相
    2025年5月15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2025 CICEE)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展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题,吸引了全球1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参展。工业车辆领域...

    2025-05-15 18:47

  • Automate 2025 (北美自动化展)5 月 12 日在底特律开幕
    创纪录的2024年Automate展会彰显行业的快速增长和创新,A3 赞助的活动创下新纪录,注册人数达 42,895 人,比去年增长 40%。自 2019 年在芝加哥举办以来,Automate 的参与人数增加了一倍多。...

    2025-04-18 10:00

  • 《Roboticsandautomationnews》:2025年20强自动送货机器人公司
    作者:Mark Allinson早在 2019 年,当我们发布类似的报告时,自动送货机器人就是一种未来主义的奇观——可爱、缓慢移动的箱子沿着人行道缓慢移动,主要在大学校园或试点项目中。快进到2025年,A...

    2025-04-16 11:09

  • KHL :2025 年 Bauma 展会上值得关注的 5 件事
    在 Bauma 展会筹备期间, KHL 集团的记者们与数百家参展商会面并进行了交谈,以了解这场全球最大的建筑设备展会的概况。在今天的租赁简报中,我们将这些对话提炼为租赁和准入市场需要注意的 5...

    2025-04-07 09:59

  • bauma 2025 展出的全新电气化和自动化技术
    与许多其他移动和工业领域一样,建筑和采矿设备行业正在向更高水平的电气化和自动化迈进。因此,许多技术正在被引入以协助这一转变——其中许多将在 bauma 2025 上展出。bauma 被认为是建筑和...

    2025-04-07 09:59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