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机 > 正文

夜空拼出最亮的星 1200架无人机致敬人才

2020-12-28 08:44 性质:转载 作者:人民资讯 来源:人民资讯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正积极推动建设“广科院”和“中国纳米谷”。目前广纳院已经有21个技术转化项目落地。在疫情暴发之初,广纳院纳米生物安全中心迅速启动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研发项目,成为抗疫过程中的重要科技力量。今年9月,“中国纳米谷”一期工程米智能科技园正式封顶,其三期工程5G滤波器项目已经进入装修阶段,投产后将打破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

正是因为有钟南山院士等英才来到黄埔这块热土,带来好项目、开发新技术、孵化产业,成就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创新发展的今天。

唱响“到黄埔去”时代最强音

“我们一起到黄埔去,放飞梦想;天南地北的黄埔人,神采飞扬……”著名音乐家李海鹰出席了当晚活动,这首由他创作的黄埔区域形象歌曲《到黄埔去》,唱出了很多新老黄埔人心中的“黄埔印象”。伴随动感的旋律,数十米高的喷泉应声而起,变换的灯光幕墙、绚丽的喷泉表演、舞动的激光线条,共同构筑了一场恢弘震撼的灯光秀。无人机在夜幕中排列成“到黄埔去”的字幕,向全世界发出黄埔的盛情邀约。

作为一位“被实验室耽误了的大诗人”,赵宇亮院士在活动现场朗诵了他的原创诗歌《新时代黄埔》。“我从北京来,有一个声音,像瑞雪在天空盘旋,到黄埔去,到黄埔去追逐千年强国的梦想。”这首诗是赵宇亮院士从北京回黄埔的飞机上,联想当日“大雪”节气而创作。饱含深情的吟诵体现的是赵宇亮院士的科学家情怀、科学精神以及对黄埔的热爱之情。

现场由著名歌唱家吕继宏、万山红演唱的《纳米之歌》也是赵宇亮院士的另一得意之作。歌词通过对中国纳米谷、科技创新和“纳米人”的描写,表达了中国纳米人在中国纳米谷为人类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未来做贡献的情怀。

“我希望通过《纳米之歌》把全国有志于发展前沿先进科技,如纳米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到黄埔来,影响更多的人投身于我国的科研,实现更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赵宇亮表示。

“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我和赵宇亮院士达成共识,歌曲要具有时代性,要有梦想,突出奋发的精神。”《纳米之歌》曲作者、著名曲作家郑秋枫说,他希望未来黄埔吸引更多人才,再创辉煌。

黄埔打造人才创新发展新高地

在接近尾声时,《歌唱祖国》的乐声响起,全场嘉宾作为广州开发区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和贡献者,一起跟随节奏鼓掌,放声高歌,共同为广州开发区建区36周年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经过36载风雨兼程、开拓进取,今天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经发展为全国最具实力、最具活力、最具效益的开发区之一,地区生产总值、财税总收入等7项指标位居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第一。今年年底,再次蝉联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指数第一。

“创新创业创造,到黄埔去”已经成为创新型人才逐梦湾区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努力打造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高地,吸引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家以及重大项目。

当前,该区汇集国家、省、市、区各级高层次人才107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51人,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占全市72%,创业团队占65%,创新领军人才占55%;6个人才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高层次人才企业571家,其中,上市23家、占全区上市企业总数4成,5家成功登陆科创板,占全市83%。

与之配套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建设形成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引领,以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一流高校等为支撑的战略创新集群。

目前,在黄埔落地的两院院士项目共有74个,已集聚中科院13个重大项目。国家纳米中心、空天院、微电子所、自动化所、长春应化所、沈阳金属所等8家中科院直属单位均在该区设立了研究院,形成“院地合作”的新高地。

栽好梧桐,引凤筑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近年来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升级“金镶玉”系列政策,推出“高端生物制药8条”“纳米10条”等创新政策,不断加大科技财政资金投入,全力助推科技企业壮大和新兴产业集聚。同时还制定了吸引战略科学家、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专门政策,首创“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务模式,为科技人才“到黄埔去”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在创业者和各类人才心目中,黄埔正在成为全球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12下一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