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G与无人机的结合不仅包括新一代网络的接入,还有边缘计算技术等方面提高。5G作为无人机行业发展的加速剂,或将深刻改变行业目前的现状,带来新的发展变革机遇。
作者| 方文
图片来源 |网 络
论点1:无人机产业的三大分类
按用途可细分为军用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
无人机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无人机与民用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主要包括侦查无人机、攻击无人机、诱饵无人机以及货运无人机,与有人机相比具有人员零伤亡、性能优越、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已逐步成为现代战争重要武器。
民用无人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可进一步分为工业级无人机以及消费级无人机。
消费级无人机多用于个人航拍;工业级级无人机则多用于农林植保、电力巡检、测绘、安防、物流等。
论点2:5G比4G多的1G让无人机更有用武之地
过去,4G网络存在宽带、时延和干扰协同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因此无人机的工业级应用很难赶上消费级,但5G的出现打开了局面。
相比于传统4G网络,5G具备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的传输优势,同时基站建设更多更密,网络覆盖更加全面完善。
因此,5G能让无人机突破4G时代的局限,让工业领域应用更加高效、稳定和安全。5G商用的加快,将加速无人机转型。
①5G网络提供从无线网到核心网的整体网络解决方案,凭借全方面技术提升推动无人机行业发展。
②5G网联无人机即无人机终端和地面控制终端均通过5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传输,并通过业务服务器加载各类场景的应用。
③5G网络为无人机产业提供从无线网到核心网的整体网络解决方案,相比于4G网络,5G网络能力可在之前4G网络中已实现的部分应用中完成度更好、更完善。
④5G网络为网联无人机赋予实时超高清回传、海量连接数、远程低时延控制等重要能力,同时5G与无人机的结合不仅包括新一代网络的接入,还有边缘计算技术等方面提高。
伴随着5G网络的正式商用,在5G全方面技术提升的推动下,无人机应用的网络限制正在被逐步破除,新模式、新机遇来临,新的行业应用领域将会被不断拓展和深化。
论点3:5G助推无人机应用安全改善方案
一直以来,无人机应用所带来的扰航、窃密、伤人等事件层出不穷,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而当前,普遍成为共识且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法律监管和技术防范。法律监管是出台相关法律规范与行业标准,构建无人机法治围栏和监管网络。
技术防范则是利用前沿科技,补强无人机应用安全缺陷,以及用技术防范无人机安全风险。
基于此,5G商用步伐的加快,将为无人机技术防范带来福音。
凭借5G技术特点,其能够降低无人机所受信号干扰,同时在数据传输的时延性、准确性上大大提升,这能有效保障无人机自身的飞行安全。
另一方面,5G也能助力监管网络完善。
论点4:5G网络对无人机应用通信需求满足度
接入低空移动通信网络的网联无人机,可以实现设备的监视和管理、航线的规范、效率的提升,促进空域的合理利用,从而极大延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产生巨大经济价值。
基于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5G为网联无人机赋予的实时超高清图传、远程低时延控制、永远在线等重要能力。
全球将形成一个数以千万计的无人机智能网络,7x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航拍、送货、勘探等各种各样的个人及行业服务,进而构成一个全新的、丰富多彩的“网联天空”。
当前,无人机与无线通信跨界融合的需求与趋势已经有目共睹,无人机5G应用的产业生态从无人机应用场景和通信需求、终端通信能力、无线技术等方面也初步成熟。
数据1:我国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增长迅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从市场规模的变化看,2015-2019年我国无人机总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9%。
从细分领域市场规模来看,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更快,年均增速达72%;军用无人机年均增速在28%左右。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会达到约1500亿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8.6%。
数据2:全球/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增长相反
军用无人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为无人机市场主体。军用无人机市场随着无人机整体市场规模的上升而扩大。
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保守预计将在11%左右。
2019年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整体无人机市场规模78%,2020年预计下降到69%左右,至2025年其占比预计将会逐步下降但仍将高于60%。
2025-03-24 11:12
2025-03-24 10:52
2025-03-20 11:49
2025-03-20 11:49
2025-02-18 11:29
2025-02-17 11:50
2025-02-13 13:49
2025-02-12 10:59
2025-02-10 11:18
2025-02-07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