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进行的纳卡冲突吸引了众多目光,其中最令人吃惊的可以说是双方各种无人机直接摧毁了大量装甲力量和有生目标,显得战绩彪炳防不胜防。在战场上无人机的使用确实越来越普遍,怎样防御和打击敌方无人机就成了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纳卡冲突中无人机攻击画面
打击民用无人机还是比较简单的,通常民用的多轴垂直起降无人机因为先天结构因素,飞行速度慢高度低体积小,被称为“低小慢”目标。虽然其数量多,出现的场合多,但因为多数能够目视发现,打击起来并不太难。
一种方法是利用电磁原理的反无人机电磁枪,就是一支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定向干扰GPS与遥控信号,切断无人机与控制器间的信号通道,令飞行目标坠落的枪械。看着非常科幻,已经非常普遍的装备于警方或其它强力部门。这种电磁枪的作用距离基本都在500米至2000米以内。
国产反无人机电磁枪
另一种有所报道的反无人机方式就是网枪,利用压缩空气打出一张尼龙材料的大网,使无人机失去飞行能力而坠落。这种网枪射程更近,基本都不超过500米。
反无人机网枪
可见,在目视可发现的情况下,打击最常见的民用多轴无人机并不是难事。但在战场上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国产无人机配合ZTL-11轮式突击炮
首先,无人机的种类大大增加,除了多轴无人机,无人直升机,还有固定翼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可用螺旋桨或是喷气式发动机推动,飞行速度大大增加,飞行高度范围也大大扩展,而体积却比一般有人驾驶飞机小得多。而且无人机的数量也非常庞大,特别是小型廉价侦察或攻击无人机,可以从多种平台运载和发射,甚至可用集装箱式的储存运输装置,在使用中一次发射一大堆。这也给拦截装备的性价比带来困扰,用一枚价值十几万美元的防空导弹去打击几千美元的无人机显得非常不划算,但用普通人工操作的机枪或是小口径机炮又打不着,问题是要是打不下来,其它高价值装备又可能受到无人机的攻击,显得非常矛盾。
国产集装箱式发射无人机
综合纳卡冲突中的无人机应用,就很明显看出,双方都难以发现敌方的无人机,更是毫无拦截手段,这才造成了无人机在本次冲突中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其实如何防御无人机,作为无人机研发、制造和运用大国的中国,早就给出了很多相应办法。即可以提供各种种类,大小,功能的无人机,也可以提供各种探测、防御、打击无人机的低空防空系统,可提供一整套完整解决方案。在最近几次的珠海航展上,就可以看到很多防御和打击无人机的解决方案。
无人机种类样式和功能实在太多
最根本的打击无人机的方式当然是击毁其储存发射载具或其指挥控制装置,或是大型无人机的起降跑道,在无人机没有起飞时就解决掉它,使敌方无人机根本没有投入战斗的机会。但这种情形太过理想,需要有对战场信息绝对的掌握能力,和非常非常强的分析过滤能力以及相应的打击能力,这恐怕连美国也做不到。海湾战争中,美国为了伊拉克残存的区区几十具机动式飞毛腿导弹发射装置投入了不计其数的空地力量,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更别提现在随手就能发射的小型和超小型无人机了。
另一种可行的方法是软杀伤,及通过电磁干扰,GPS干扰,使无人机的飞行系统,通信系统和通道被阻断,被欺骗,使敌方无人机即使起飞了也找不到目标,找了也无法将信息传回总部,或是完全失灵。这就要求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有针对性的干扰和欺骗敌方,而己方不受影响。但随着电脑技术,AI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独立作战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攻击无人机,完全可以做到不受地面人员干预即可自行选择和攻击目标,特别是时效性目标。所以软杀伤也不能百分百确保解决问题。
无人机的AI系统,自控性能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多
最彻底的解决办法,还是对战场上的军用无人机进行硬杀伤。这就要求必须先解决如何发现敌方无人机的问题,发现不了的话后续的打击根本无从谈起。目前一般防空雷达,或是预警机使用的空基预警雷达,是很难发现体积如此的小,飞行速度如此之慢,且飞行高度极低的无人机的。受雷达分辨率,多普勒效应和地面杂波影响,这些主要针对高速飞行的战斗机轰炸机的防空雷达很难有效发现贴地慢慢飞的无人机。所以必须研发体积小巧,可安装在机动性好,可伴随地面目标行进的低成本小型防空雷达,对超低空高杂波探测环境做优化,这样才能解决发现问题。相信这种针对超低空的防空雷达在国产陆盾等防空系统中都已普遍装备,在珠海航展上还有“猎影”等类似装备,选择较多。
国产VE32A型多用途侦察车
而另一种成本更低,且不发射电磁波,不会被敌方反辐射武器攻击的方式就是被动式的光电探测装置。结合红外线,激光告警等被动式探测办法,配合高分辨率的光学设备和夜视装备,在全天候条件下都可以探测和发现几千米外的各种目标,这对发现无人机也有非常高的效能。特别是现在算法精进,光学设备发现运动目标从而告警,跟踪,直至引导打击,整个循环已经非常成熟。在珠海航展上也可以看到大量类似装备,甚至是雷达结合光电探测和合成型侦察车辆。
2025-04-29 14:09
2025-03-24 11:12
2025-03-24 10:52
2025-03-20 11:49
2025-03-20 11:49
2025-02-18 11:29
2025-02-17 11:50
2025-02-13 13:49
2025-02-12 10:59
2025-02-10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