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方表示,缓解讲解人员的供不应求及巨大工作压力,是他们使用花生机器人的重要原因。
一、专业讲解员短期难以大量培养。据了解,一家科技馆要培养出一个初级讲解员,仅基础讲解能力的训练,就要历经半年到一年,而一个讲解员要走向成熟,至少需要三五年的历练。
二、讲解员本身工作强度非常大。讲解靠喊,假期上班像“打仗”。“做讲解员最大的挑战就是随时都要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一位科技馆的讲解员表示。
而集智能化、高科技、灵活度为一体的商用服务机器人毋庸置疑成为首选,在展厅中实现迎宾接待、展厅介绍等功能,最大程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首先,记忆和输出数据是机器人的优势。面对科技馆这样的垂直场景,当输入大量相关内容之后,通过问询的方式,机器人可以轻松调用知识,而因为有了云端的共享,知识图谱又可以被大量复制,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协同起来,效率也很高。
其次,机器人讲解员的确已经可以分担部分讲解、接待工作。展厅的功能复杂性和人员流动性对机器人有更高要求,其中,自主导航和智能规划路线等更是必不可少的功能,而在以“客流冠军”著称的上海科技馆,凭借自主研发的SLAM定位建图系统,实现全自主导航和智能避障的擎朗机器人“花生”,其表现让现场嘉宾及媒体惊喜。
- 首展时间 -
2020年7月15日-11月15日
9:00am-5:00pm
- 首展地点 -
上海科技馆2楼特展厅
2025-03-31 13:40
2025-03-31 13:39
2025-03-31 13:33
2025-03-28 21:12
2025-03-27 13:41
2025-03-26 10:32
2025-03-25 10:50
2025-03-24 11:10
2025-03-24 11:09
2025-03-24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