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正在路上。
中国自动化产品与技术应用正迎来市场化的春天。
在3月10号刚刚闭幕的2018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现代工业智能装备展会(SIA 2018)上,汇聚了工业自动化应用领域的各项新技术与新产品。
△ SIA2018 3月7日-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SIA 2018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专业化的智能装备展会,是亚太区域极具规模、极具影响力的智能装备行业盛会。
展会风向标显示,移动AGV正掀起热浪,
并已率先在仓储物流管理领域爆发。
根据权威机构Tractica的预测,到2021年全球仓储和物流机器人出货量,将从2016年的4万台激增至62万部。整个行业的市场收入将随之从2016年的19亿美元增长至224亿美元。
但,风头正劲的AGV却被充电拖了后腿。
两个问题令人头疼:
这么大!
——为增强续航能力,电池体积越来越大。
更换需要专门人力与场地。
效率有限!
——总有那么一批“闲置”AGV,
需要停下来充电,再与其他AGV轮换。
根据物流仓储有关业内人士分析,
这个“闲置”率一般高达30%!
展会上,上海阪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带来了一项应用无线充电技术解决方案
CASE
项目 | 东风裕隆汽车物流输送用AGV智能在线充电
设备 | 一台发送端装置 + 5台接收充电装置
实施 | 2016年6月
效果 | 人工换电池模式 → 停止工位补电模式
实现了全自动化
节省成本126.4万元
原有充电模式:
离线、全周期、接触式充电
1、需要更换电池的人力
2、需要充电场地、时间
3、接触式充电存在安全隐患
接触式充电由于充电电流较大,可能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火花,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因为充电触头系暴露部件,无法在低温凝露、潮湿、易燃易爆等环境下正常工作。
改造后模式:
在线、随机、非接触式充电
一、不浪费作业时间
无线充电装置分接收装置和发射装置,发射装置安装在AGV原有工作路径上,接收装置安装在AGV上。
△AGV在工作状态中,停靠在指定地点进行上料或下料时,所携带的无接触式充电系统接收端与固定端在地面发射端靠近至有效的距离内无接触式充电系统即开始工作。
不改变AGV原设定工作程序和路径!
不增加AGV停留时间!
△在AGV工作路径原有停歇点实现自动补电,按原设定的工作时间即为充电时间。
一次充电量大于其运行一圈的耗电量、不会停歇!
二、降低成本
不再需要专用的人力更换电池。
不必再将AGV专门移动到充电点
无需再更换AGV电池,
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和机器停运时间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备用电池和降低运营成本。
△以一般电子元件使用寿命为10年来考量。
三、减少安全隐患
非接触充电没有触电或火花的风险;
可以在低温潮湿、易燃易爆等环境下使用。
四、增加空间利用率
无线充电系统在充电区域不会产生火花,
因此不必设置任何特殊充电区域,增加企业的空间使用率。
五、可实现24小时生产
最重要的是,节约AGV成本!
如果在工厂中设置若干个充电点,
AGV便可以在任意充电点充分利用间隙时间进行充电,
让所有AGV24小时一直有电、
近百分百地投入工作,
不会再有离线充电的AGV!
无线充电方案提供者
上海阪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一体,专业从事大功率无接触快速智能充电装置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创立于2015年11月。
公司掌握着目前无接触充电的先进技术,并且拥有22项专利保护,
是中国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目前产品广泛用于AGV、服务机器人、电动叉车、电动汽车等产业链。
上海阪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年11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坐落于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核心园,是一家集无接触(无线)快速智能充电装置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国内外贸易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在无接触(无线)快速智能充电技术的研发及产品市场化处于国内领先。
公司专注于无接触充电领域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产品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自动化生产、自动化仓储、移动机器人(AGV/RGV)、电动叉车、电动汽车及电动巴士等行业中,引领了新时代充电装置的新风尚与新变革。
上海阪辉共有22项国家专利,其中已获得13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有7个发明专利均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另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受理。
2016年参加上海市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决赛,并获得上海市科委及黄浦区科委的20万奖金;
2016年9月荣获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宁波);
2017年8月荣获全球海洋经济创业大赛智造行业赛晋级证书获得舟山的总决赛资格;
2017年9月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优胜奖;
2017年9月荣获嘉兴红船杯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大赛3万奖金以及政府资助600万元。
2017年12月在嘉兴经开区的智慧产业园创立浙江阪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
今后,上海阪辉还将致力于无接触(无线)快速智能充电产品系列化的研发,使该项技术能在更多领域得以应用,使未来的充电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
2025-03-07 10:32
2025-03-07 10:29
2025-03-05 10:43
2025-03-05 10:42
2025-03-03 10:58
2025-02-28 12:02
2025-02-24 13:58
2025-02-21 11:10
2025-02-20 14:05
2025-02-20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