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Kiva机器人、智能机械手臂和送货无人机曾刷爆小伙伴们的朋友圈,用其智能化程度,高效率和高准确度震惊了一大群吃瓜群众,让人惊叹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机器人总动员”嘛!而国内的物流行业虽然发展的比较晚,但是短短十年时间,却让人看到了不少酷炫的黑科技,比如网上频繁曝光的阿里菜鸟、京东“无人仓”、苏宁“云仓”。下面就让我们看看阿里、京东和苏宁在物流方面都有哪些黑科技?
阿里菜鸟
仓库智能机器人Geek+
在菜鸟仓库里,仓库被划分为无人区和工位区两个部分,其中占地约90%的无人区为机器人工作范围,工位区分派有数名分拣工人,每名工人配合8-10机器人共同工作。机器人接收到某批次订单指令后,搬出指定货架并运送到工位区,分拣工人通过电子屏显示的商品明细与提示进行分拣,将货物转移到播种墙,并同时完成商品标签扫描确认。捡货与补货程序相反。机器人在完成一定工作量后返回充电桩定时快充。
自动拣货系统
菜鸟网络自动拣货系统——百亿级数据处理,自动识别货品位置。仓库通过一整套自动化系统,日拣货件数达到100万件,保障消费者享受网购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该自动化系统精准高效,可以从4万多个商超全品类商品中准确拣选出货品。
AR拣货仓库
工作人员只要带上AR眼镜,打开AR智慧物流操作系统,就可接到客户订单;直观看到商品的质量、体积等各种信息,进行快速分类;当需要查找商品时,会自动规划最优路线提示操作者拿到相应订单商品,并进行合作扫描等操作。在货品离开仓库以后,工作人员仍可利用这套技术快速轻松地完成包裹分类,并结合自身服务区域与消费者喜好进行科学配送。
小G机器人
是一款可以在陆地上行走的机器人,身高1米左右,每次配送大概能装10-20个包裹。用户只要通过手机向小G发出服务需求,他会与TMS(运输管理系统)对接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用户可通过电子扫描签收。据悉,小G会避让行人、车辆,自己乘坐电梯,感知电梯的拥挤程度,选择是否乘坐。
在无人机配送方面,菜鸟研发出适合物流场景的产品,并在续航能力、配送范围等关键指标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京东
无人仓
京东“无人仓”是大量智能物流机器人进行协同与配合,采用数据感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算法指导生产,从而实现作业效率提升和人力消耗的降低,改变整个物流仓储生产模式的格局。这些机器人包括搬运机器人、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堆垛机器人、六轴机器人、无人叉车等。环环相扣的机器人配合作业,让整个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据悉,京东目前“无人仓”的存储效率是传统横梁货架存储效率的10倍以上,并联机器人拣选速度可达3600次/小时,相当于传统人工的5-6倍。
无人机
京东无人机,为解决乡村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问题。由于农村人口密度低,单位面积下支撑的订单量有限,沿用之前的配送方式无疑意味着运营成本升高,订单周期拉长,客户体验降低。用无人机来替代人工送货,将货物从各城镇末级站点送至各村配送点,将会使农村市场订单量快速增长。目前,无人机已经取得几个区域的飞行资格。
无人送货车
京东无人送货车,致力于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问题。有多种车型,比如四轮、六轮等,它是通过外部的传感器和内部的智能系统,自己完成订单路径的规划、送货、签收、返回等一系列动作。收件人凭借密码或者扫码打开货舱门,随后就可以取走货物。理想的作业环境主要在城市的非机动车道与京东的园区内部进行实现,载荷设计现在大于20公斤,能够承载一些日常运送的快递小件,同时可以携带多单运行,单次充电使用时间大于8个小时,满足全天候运行。
苏宁云仓
苏宁云仓,被评为亚洲最大的智慧物流基地,从入库、补货、拣选、分拨到出库,苏宁云仓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据悉,苏宁打造的苏宁云仓日处理包裹可达181万件,是行业同类仓库处理能力的4.5倍以上;拣选效率达到每人每小时可达1200件,是传统拣选方式的 10倍以上,超行业同类仓库的5倍以上;每个订单最快可实现30分钟内出库,是行业同类仓库最快处理速度的5倍以上。
消费者的痛点永远都集中在价格优势与服务体验方面上,在电商激烈竞争日趋同质的大背景下,服务体验,尤其是物流是否“给力”会成为用户选择一个平台最终的考量因素。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苏宁,都将会在物流链各环节上下功夫,用科技来代替人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2025-03-03 10:58
2025-02-28 12:02
2025-02-24 13:58
2025-02-21 11:10
2025-02-20 14:05
2025-02-20 14:00
2025-02-20 14:00
2025-02-20 14:00
2025-02-18 11:40
2025-02-17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