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系统 > 行业资讯 > 正文

机器人仿生双眼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可用于工业4.0

2017-03-05 08:57 性质:转载 来源:看看新闻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张晓林研究员突破的机器人仿生视觉系统,让机器人的双眼具有人眼的各种特性,未来可应用于工业4.0。看看新闻Knews记者了解到,仿生双眼技术所属的上海脑智工程平台已落...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张晓林研究员突破的机器人仿生视觉系统,让机器人的双眼具有人眼的各种特性,未来可应用于工业4.0。看看新闻Knews记者了解到,仿生双眼技术所属的上海脑智工程平台已落户临港。

  人的大脑接受的外部信息,83%是通过眼睛得来的。因而机器人想要贴近人的智能,首先要有一双类似人的眼睛。现在的各类机器人,大多是单眼,即使拥有双眼也固定不能转动,无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智能制造需求。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张晓林研究员突破的机器人仿生视觉系统,让机器人的双眼具有人眼的各种特性,未来可应用于工业4.0。

  也许你不知道,日常使用的双眼具有很多出色的性能。开飞机、开摩托车时机舱、车身剧烈晃动,但驾驶员仍能轻松辨别方向。我们看到的世界之所以是立体的,源于左右眼的光轴聚焦在同一平面上,有一个精妙的平衡。跟人类的双眼一样,张晓林研究团队,发明的机器人仿生双眼,也具备了防震、跟踪、场景自由切换、左右眼位置匹配等一系列出色的性能。装上了这双眼睛的机器人能看到一个几乎跟人眼无异的立体世界。相对原先装着固定双眼,只有平行视觉的机器人,拥有仿生双眼的新一代机器人能在智能制造的生产线上,大显身手。

  一般的生产线,大批量生产,每个零部件都有固定个位置,因而机器人不需要自主辨识,对视觉的要求并没这么高。但是智能制造的生产线往往小批量、多品种,零部件随意摆放,需要双臂机器人识别出要的部件,如此一来就需要更精准地识别、跟踪的仿生双眼。

  目前,张晓林团队已与过新松机器人合作,推进仿生双眼技术在双臂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上的产品化。此外,基于泛用型仿生眼这个技术平台,各个细分领域的研究团队和科技企业,还进一步研发应用于无人驾驶、无人机、物流、家庭服务机器人、体育赛事高清转播等新产品、全自动3D摄影系统等各个领域的新产品。

  比如,现有的无人驾驶车上的摄像机就是固定的,如果出现颠簸或紧急刹车,就会失去视觉,在关键时候危险系数较高。如用防震的仿生双眼,这个问题就能避免了。

  记者了解到,仿生双眼技术所属的上海脑智工程平台已落户临港,未来这里将集聚人工仿生视觉、智能语音、神经网络芯片、智能云服务平台等各个领域的顶尖研发团队,主攻脑疾病资源库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类新产品。并参与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八大重大工程之首的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建设。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