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系统 > 行业资讯 > 正文

工业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快速崛起

2017-02-21 11:35 性质:转载 来源:趣味科技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近年来,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表现可谓举世瞩目,甚至在衣食住行等许多细分市场都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首次将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推上了现代产业的顶端,就连许多欧美国家的消费者也对此羡慕不...

近年来,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表现可谓举世瞩目,甚至在衣食住行等许多细分市场都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首次将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推上了现代产业的顶端,就连许多欧美国家的消费者也对此羡慕不已。

不过与此同时,互联网与整个社会的结合也正在逐步从触达个体向产业深处渗透,走向下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2017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从消费领域持续向生产领域拓展,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驱动下,全球生产力正在经历又一次质的飞跃。

在全球上下都在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翘首期盼的时候,作为产业金字塔半个塔底的工业制造,或将成为各个国家首先展开角逐、并且与国力竞争关联度最高的领域。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亦或是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其实都是分别从不同的国情角度,探视着传统工业企业迎接互联网改造的进程。

也正因为如此,在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IoT)这艘巨轮即将启动航程的今天,先理清中国工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究竟走到了哪一步,目前面临的阻力,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说极为必要。

从信息化起步,开启智能化的365里征程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以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国家规划明确地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放在了一起,而工业2.0的关键词是标准化、自动化,3.0是信息化。这也就是说,当下中国的工业产业尚处在需要完善、夯实的3.0阶段,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智能化相比尚有一段距离。如果说最领先的德国企业离工业4.0尚有最后1公里的路程(西门子目前已经到达了“工业3.X”),那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工业企业来说,或许我们还有365里的长路需要跋涉。

未来的智能制造,必须建立在全面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在产业各个环节拥抱互联网,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边界。换言之,赋予制造业所有物理环节一个非常精准的动态数字化模型,基于数字化模型把所有的ICT新技术、互联网新技术、新的模式创新都应用起来并反作用于制造业,如此才能深度改变制造业。这个演进步骤更像是将工业设备、生产环节作为一个个的节点,逐步以数字形式汇聚成根状的信息网络,进而倒入有效的管理模型,开枝散叶成智能化改造后的创新功能与应用。

从形态上来说,这样一个理想的蓝图,与一家致力于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基础支持的企业名字可谓不谋而合——这家企业就是脱胎于老牌工业企业三一重工,并在其工业互联网转型经验之上诞生的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老牌工业劲旅铺路,孵化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敲开机会大门、嗅到未来商机的,常常不是政策的主导者,而是产业中的实践者。在全球制造业的这场升级之战中,亦不外如是。德国西门子推出了自己的Mindsphere平台,美国GE推出了Predix平台,这些大型工业公司将自己搭建的工业物联网平台开放,并帮助更多的制造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而三一集团作为代表中国工业实力的行业翘楚,早在2008年就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开始探索实践,并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今,三一集团已经能够做到“平均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从大型工程机械的角度来讲,三一的这一成绩即使是与德国人的工业4.0标杆相比,也可以说是毫不逊色。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