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无人系统 > 行业资讯 > 正文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3-12-23 14:19 性质:转载 作者:OFweek机器人网 来源:OFweek机器人网
免责声明:无人系统网(www.youuvs.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主要还停留在小规模式的发展,并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运营模式。高端领域的机器人还普遍用于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主要...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主要还停留在小规模式的发展,并没有形成产业化的运营模式。高端领域的机器人还普遍用于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水平。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主要存在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国际在鼓励工业机器人产品方面的政策比较少等方面。

  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

  尽管我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相关基础零部件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无论是从质量、产品系列全面、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的产品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甲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机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因此,造成关键零部件进口,影响了机器人的价格竞争能力。

  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品牌优势不明显

  目前,尽管已近有一批企业在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在机器人的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机器人品牌的竞争压力,国外机器人作为成熟的产业采用降低整机价格,吸引国内的企业购买,而后续的维护配件费用却很高的策略,逐步占领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国家在鼓励工业机器人产品方面力度不够

  日本战后为了鼓励企业使用机器人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产业大国。工业机器人作为高新技术产品,应该比照新能源中的电动汽车,出台相应的扶植政策,例如购买一台国产机器人,给予财政补贴,将会提高工业机器人产品生产与使用的积极性。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